老炮 BM6A 为何还不停产?
由于语言和收入差异,国内玩的东西总是比欧美慢半拍,就像很多总代理抱怨的:某设备在国内刚火一两年,歪果仁就将它停产了,因为产品在国外的生命周期已过...
例如你想收一对90年代录音棚通行的“老白盆”时,它停产了;当你听说业内第一对 “近场有源监听” 是1989年的 Meyer Sound HD-1 时,它停产了;当你知道乔布斯生前御用音箱是真力 1029A 时,它也停产了... 你让国内的壕怎么装13...
不过,监听圈还真有一个例外:
初代丹拿 BM6A、BM15A 依然“健在”
“老六” 和 “老十五” 在1997年上市,快20年了,我想可以称之为:
监听老炮儿
好像现在流行叫“老司机”?
2007年 BM MKII 推出时,小编以为老六会顺理成章地停产,然而并没有;2014年 BM MKIII 推出时,我想老炮总该退出了——非但没有,价格依然比新款贵出一截!现在 BM 系列继任者 LYD 系列都发布了,小编想了一下,老六和老十五依然没有停产的可能:
现有 BM MKIII 系列非常混乱,型号与尺寸混乱(初代 BM5 真的是5寸)...前/后级方式也不统一,有数字箱也有模拟箱... LYD 正是为解决这个混乱而生,而且上市价与 BM MKIII 太接近,数字箱 BM5 MKIII 和 BM Compact MKIII 必定停产;而模拟箱 BM6/BM12 MKIII 和 LYD 的价差也不大,丹拿自然更想保留价位更高的老六和老十五。
PS:要是 BM 系列不停产,到时你买 6寸丹拿监听有四个选择:BM5 MKIII($599)、LYD7($699)、BM6 MKIII($849)、BM6A($1049)... 真能把人纠结死...
丹拿为何不敢停产“老六”、一款20年前的监听凭什么卖得比高科技的 MKIII 和 LYD 更贵,我们今天想解开这个谜团...这应该是小编十几年来评测过最老的设备了...
有关丹拿监听的小历史:
(所有图片点击放大,或鼠标右键选择“图片在新标签中打开”)
那 2007 版本的 BM6A 和 1997 版本的有区别吗?小编在网上找到一张图,应该是 2005 年之前的版本(但具体不知道是哪一年),看起来也是基本一样的...
---
看起来老款 BM6A 的成本真的比新款 BM6 MKIII 高一点,价格自然也贵一点,而且对比新/老两代 BM6 的参数,“老6A”好像还真的有一点优势...
面对20年前的“老炮”监听,晚辈还有点下不了手,也没法找参照物,对比90年代的有源监听没实际意义(我也没听过其他),对比现代监听好像又“不尊重”前辈。请 Andy Munro 大师见谅,小编就混口饭吃...
首先 BM6A 的声压/音量较小
比现在的主流监听少了 5 ~ 6dB,BM6A 的说明书给了两个声压参数:峰值 118dB、额定 101dB,后者更有参考价值,这比 EVE SC207(106dB)或真力 M040(107dB)小了近一倍声压。这是理所当然的——20年来有源监听的推力(尤其D类)起码大了一倍。
不过别担心——现代专业声卡的推力也大了一倍,小编平时听歌的音量在 -40dB 左右,这对于“数字音量控制”的声卡意味着少了 40dB 动态,而听 BM6A 时放在 -35dB 左右并没有什么影响,声卡还能以略大的动态输入到音箱。
另外 BM6A 略微有点“个性”
原厂声音略微偏亮,大概有 2~3 个dB,但亮得很独特,有点“甜”,它不是微笑曲线,因为低音并不多;另外高音衔接非常平滑、自然,好像歌曲本身就是如此。我们将背面板的 HF 衰减 3dB,这下非常准确,但好像又没那么平滑,推荐大家试试 -2dB ~
如果抛开声压差异和那一点点个性,BM6A 依然宝刀未老,细节丰富,在同价位上依然是 Focal Solo6 和 Genelec 8040 的有力竞争者。后两者的中频稍微靠前,适合录/混音和挑错,而 BM6A 声场深远,可能还适合家用,这和它粗犷的外观相反,无论长什么样子、无论 HiFi 还是监听、无论20年前还是现在、丹拿还是丹拿。
其实 2007年的 BM6A MKII 调试很接近老 6A,只是略微收敛,而 2014年的 BM6 MKIII 就非常平直了,你可以说它更准确,也可以说它没个性。其实 BM6 MKIII 一直是万元价位小编的首选之一,不过听完 BM6A,我又陷入了沉思...
* 1997 年 BM6A 发布时,业内权威杂志《SOS》对 Andy Munro 做了一次专访,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soundonsound.com/sos/1997_articles/may97/andymunro.html,前几年 dynaudio acoustics 改名 Dynaudio Professional,意味着与 Andy 的合作已中止。
BM6A 的评测在预告期间,已经有网友评论得很到位:“这箱子是对自己、也是对整个音频界的嘲讽”,毕竟“20年前的技术,拿到20年后还是可以竞争...”其实在专业音频圈,这样的例子确实不多,但少数的几个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Neumann U87,1968年发布,1986年小升到 U87 Ai 后 30年没有升级,今天不光“可以竞争”,而且是行业标准,只要你装录音棚,就得有一支。再例如 SM57、SM58 动圈话筒(1959年初版);再例如 SONY V6(1985年)和 7506(1991年)...
只要成为行业标准,产品就被市场“绑架”了
这时厂商也无能为力(“标准款”的利润会打得很低,经销商都不想卖),Neumann 先后想用 U89 和 TLM103 取代 U87,结果没有结果...而 SONY 前几年希望用“7510”来取代 7506,这个型号我差点都记不起来...
丹拿做过很多尝试,2007 年的 BM6A MKII 更便宜、更平直、音量更大、压缩倒相孔、弧形抗衍射面板...如果还有很多人买“老6A”,你想丹拿怎么办?当然出第三代 BM6 MKIII 啊:波导面板、更更更平直、送悬浮架...如果这样还有很多人买老6A,那该怎么办?
也许“dynaudio acoustics”是一种情怀,也许老 6A 是一种信仰。
丹拿也许真的没有办法了...
近年黑胶唱片突然在欧美火爆,连涨五年,是因为黑胶的音质更好吗?使用和分享更方便吗?曲目更多吗?储存更久吗?...谁也没法预料市场...曾有一群天才觉得自己可以预料并控制市场,因此就有了当年的“计划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