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elicon Voicelive Touch 评测
前言
作者: Will Zégal 编译:河流 出处:audiofanzine.com 03/20/2011 原文地址:点我
人声效果器在现代音乐中出现的越发频繁,但是如果你想要特殊效果,不要把这个控制权移交给录音师。好的Loop能使人摇摆, 尤其是对于艺人在舞台上做独奏表演的时候。那么,像TC-Helicon 这样一个知名厂商提供的一个将人声处理器,和声效果器和Looper(乐句循环机)集成在一起的小盒子(有所有你需要的人声效果,适合人声+吉他或者人声+键盘表演),值得关注一下,我们开始吧!
谁是TC?
TC-Helicon是TC集团旗下的一家加拿大公司,TC集团是一家持有多个著名专业音频设备制造商,诸如鼎鼎大名的丹麦TC-Electronic,以及Lab.gruppen amps(瑞典专业扩声功放设备厂商)和Tannoy(英国著名监听音箱制造商)等等。TC-Helicon专注于人声设备的开发,从效果器到麦克风。他们的产品有着良好的整体质量,牢固的结构以及不错的声音表现。
VoiceLive Touch 是VoiceLive 2 效果器踏板的一个不同版本,VoiceLive 2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价格上也贵了60%。Voice Live 2的零售价大概在800美元,而你能够以500美元的价钱买到Voice Live Touch。与VoiceLive 2 不同的是,VoiceLive Touch 集成了乐句循环功能,可不是个玩具。
VoiceLive Touch 不是仅仅是它前身的一个简化版本。事实上,它的设计者的想法是开发一个基于“触控”技术的完全不同的交互界面。绝对时尚,但这是件好事吗?
我们后面会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开始探索这个设备!
坚固!
最直观的感受,VoiceLive Touch 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结实。它很重,不仅是因为它的紧凑的外形设计,另一方面和它的材料也有关系。外壳部分,除了带有触控屏幕的正面板以外,都是用坚固的橡胶塑料材料制成。为什么采用这种材料?这是因为VoiceLive Touch的特殊外形,使你能够把它放置在桌面上或者一个麦克风架上,这是一个非常方便的解决方案,你能够随时用手控制它。经过深思熟虑的固定系统设计,让你能轻松看到屏幕画面。不过,它背面用于将其固定到一个麦克风支架的把手使连接有一点麻烦,甚至将插头隐藏起来不让观众看见也很难实现。俗话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不是吗?长的插头有时候也会是个麻烦。
尽管从整体设计上来说,VoiceLive Touch 非常不错,也很有个性,只不过它的触控屏幕看上去是有那么一点别扭——有点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设计。在有些(偶尔)情况下,你会为它的光反射而感到眩晕。外置电源设计的和许多消费类产品一样,但对于一个舞台设备来说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尤其是在这样的价位。一个电源适配器插在一个多输出的配电盒上或者一个延长的电源线肯定不是你想要在舞台中间看到的。幸运的是,电源线的长度应该足以把它藏在舞台监听音箱的后边。我知道,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细节,但是一旦你发现了它的功能,你就会同意我的看法,这样一款产品值得更好!
一个多面手?
VoiceLive Touch的功能非常多,看一下:
- 人声效果处理器
- 自动音准校正
- 和唱效果器(给你的人声增加合唱效果)
- 吉他效果器
- 乐句循环机(Looper)
- 乐句采样器
让我们就音准校正器简单说一下:它提供了一个单一的“强度”控制(以百分比为单位)。如果你能唱的像一个天使那样美妙,你可以把它设置为0,但如果你是一个冒牌歌手的话,或许你就不得不把它设置到100了。如果你一直带着这个功能唱歌的话,过高的参数设置会让你的演唱失去自然的情感。在极端的情况下,你甚至会体验到非常奇怪的结果(就像著名的“cher”效果)。但它是一个非常易于操控的工具:在给你自己的声音加上合唱和其他效果时不容易把音准唱的很准。音准校正器就是为了补偿这点的。因为它是整体性(指对所有预设都起作用)的,我们认为有必要把它使用在一些包含其他效果的预设参数里。注意录进去的采样是不带校音效果的。
效果处理设备包括了六种效果类型:和声效果,调制效果(合唱,镶边等等),延迟,混响,“双音”,和“FX”,包括了不同的效果类型(同一时间只能使用一个效果)。效果器链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你可以单独打开或者关闭某个效果(像独立的单块效果器那样)。每个部分都提供了若干(多个)个基础参数。让我们拿延迟效果器做为例子:你可以从18种不同延迟类型里做选择,然后设置发送到总输出的效果量大小,立体声宽度,和速度。就是这样。没有直接回授,也没有衰减,也没有回授延迟时间:只是选择一种延迟类型的号码来变换到一个新的音色。这18种延迟覆盖了大多数的效果,但是没有标准参数那样具体的处理,下文中你将会了解VoiceLive Touch 为何要如此设计。
在每个效果器里,你还会发现一个“lead level”设置。当这个效果器出于激活状态时,你可以通过它来衰减你的人声音量。这个功能有点像一个标准的干湿比设置,但实际上它仅在没有其他效果器打开时才激活,通过它,你可以创造一些有意思的特殊效果。
有些部分提供了更多设置,但其中一些是非常基础的。除了“lead level”以外,混响只提供给你一个发送电平(发送到主输出)和一个有30种不同混响类型的效果选择,为你提供了大量的选择余地,它们全都具有不同的色彩和持续时间。采取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它很简便(因为一些人并不知道所有的混响或者延迟效果参数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但这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拧效果器的人来说,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特别是,对于每个效果只给出一个序号,而不是一个完整名称,这让你寻找某个效果变得有点麻烦,而且经常要求你把它们全都试一遍。
因此,在你登上舞台以前,你可能要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去调好VoiceLive Touch的预设参数。即使大部分的厂商预设参数听上去已经非常好,至少你也要在电平上稍微做些调节。
强大的合唱
这台设备的主要功能毫无疑问是它的和声效果器。并不是因为它在控制界面上有8个专用的按键。你可以在你自己的声音上叠加其他声部(比如在上方三度或八度的位置),就像你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合唱团,或者至少是一个和声组。它的设置非常复杂:你有15种不同的风格可以选择,你可以自由的打开或关闭每个声部,并且每个声部有自己的音量,声像以及“性别”(原理是调节共振峰)。
和声效果可以“自由的”操作,基于一个音阶和一个调式(包括对于全局或每个预设参数设置)或者通过一个外部信号源(一个完整的混音,一把吉他或者一台MIDI键盘)对其进行控制,因此和声声部所处的调性取决于所演奏的歌曲的调性(比如对于小三度或大三度)。注意和它“老大哥” VoiceLive 2 不同的是, VoiceLiveTouch不允许你输入一个私人专属的音阶;这应该不是个大问题,除了对于那些爵士老炮来说。
这个和声效果器非常强大。它可以通过一些轻柔的和声叠加,使你的人声稍稍变厚,或者创造一些能彻底改变你的声音的效果。比如,你能用它的高低八度功能使一个男声听上去像一个歌剧女主角或者像一头科幻电影里的野兽。声音的变化确实很明显。“diva”选项不会让别人相信你真的邀请Jessye Norman 作为演唱嘉宾,但是这个效果确实非常简单易用。
那么关于吉他我们能做些什么?根据连接的方式,你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使用它。非常巧妙的是!它还有一个专门为吉他设计的通过输出端(thru output)。把大二芯插头连到thru out从而通过吉他来控制合唱效果,但它同时会在主输出通道将吉他声静音:thru out提供了未经改变的吉他信号,你可以用它来连接单块效果器或者吉他放大器(Amp)。另一方面,当thru out没有连接任何东西,吉他信号被送到效果器并且会和人声信号混合在一起送至主输出。它也可以被用在Looper(乐句循环机)里,我们在后边做了专门描述。这个系统可以做不同的设置。例如,第二种方案对于一个歌手/吉他弹唱表演者来说非常完美,而第一种将会是效果器踏板控的最爱。
现在,让我们看看Looper(乐句循环机)。
Looper(乐句循环机)
说过了和声效果器,乐句循环机是这款设备的第二大功能。你想要证据吗?几乎一半的说明文档都是关于它的,包括半打页码的非常实用的人声looping小贴士。它可以作为此款产品的主要功能吗?如果你忘记了乐句循环机是什么:它是一个用来堆叠音频乐句循环的录音系统。如果你是一名出色的歌手,你可以在自己的现场演出上创造出属于你的完整编配。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视频里看看 Christine Havrilla 是如何使用它的。
或者另一个官方演示(带一些技巧):
不仅VoiceLive Touch里的乐句循环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且它为使用者所提供的创造空间也非常广阔和有意思。它的使用方法再简单不过了:它有两个专用按钮,一个用来录音,另一个用来停止或者(再次)开始回放。另外,它还有一个undo功能用来删掉最近一次的录音。经典而有效。
不仅如此,VoiceLive Touch也提供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模式:"loops" 和 "shots,"使它成为一个乐句采样器。你可以将loops指定到音色位里。这意味着你可以把不同的乐句连起来同时使用而且可以在不同乐句之间自如切换,就像使用一个groovebox。这个模式对于现场演出来说非常实用而且有效:如果你有一个空白的音色位,之前的乐句将会被存储在这里(避免开空白位置)。当你要使用一个音色位录音时,你也可以清空这个音色位,这样就可以录音了,比如,先随着伴奏来一段solo,然后只回放这段solo。
Shot模式有点不同。在这个模式下,你指定某个乐句到平时喜欢用的预设里进行控制,就像一个采样器触发模式:按下控制开始乐句播放然后松手停止,或者开始播放另一段乐句,同时暂停当前播放的乐句。这使你能够实时的去演奏节奏组合或者对你自己的乐句进行再混合(remix)。注意VoiceLive Touch 没有固定记忆功能:你必须实时做所有的工作。
乐句循环机经过精心设计。它的使用也非常简单,但这还不是VoiceLive的全部特点。
关于“全触屏”
VoiceLive Touch 采用了“全触屏”的交互界面。紧跟时尚潮流!看一下这个东西你会发现它是十分适合用于舞台演出的:没有容易藏污纳垢的按键,没有电位器开关……总之,没有机械控制元件。但不管怎样,我没有完全被全触屏设备在舞台演出应用的理念说服。
触屏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提供给你不断变化的交互界面。如果VoiceLive Touch拥有一个能够随着功能实时变化的触屏交互界面那就太天才了。但是VoiceLive Touch的界面并不是一个屏幕。它只是一个“印着”按键的光滑表面。并且我也没有真正看到它与那些几乎不需要仔细看就可以按的那些标准按键的设备相比有什么优势。标准按钮需要你时刻保持将手指放在它上面,你可以同时看着观众的反应以便在恰好的时机按下。比较容易就可以知道你是否真的按到按键还是没按到。可是,触屏界面做不到这点。对于触屏界面你必须看着设备确保你按下的是正确的按键(或者不是两个按键之间的地方或者同时按下了多个按键)。唯一能确定你按下的是正确按键的东西是一个LED显示屏。为了使效果设定更加容易,在VoiceLive Touch里加一些旋钮控制会比较不错。
相反,所有参数必须用一个水平滑动的操作来完成设定,对于它的设计我们不得不承认经过了深思熟虑:这是唯一一个在用户界面上使用的触屏技术元素并能体现出其优势的设计——这是不可替代的标准控制。在它上面慢慢滑动你的手指去改变参数值。如果你以更快的速度滑动手指,屏幕上的数值的变化就会更加迅速然后再逐渐慢下来(好像你在转动一个转轮)。要将一个数值从变化中停止,你只需要再按它一下。滑块左右有两个箭头,可提供不同的功能。
但是VoiceLive Touch的危险来自滑块的过度使用。很多任务都得靠它来完成,而且很多功能也要通过它和另一个按键的组合来实现。如果设备上印有一些快捷键的话,这种操作方式(类似一种shift或control键)还不算是问题.。因此,当你打开说明书后,前几个钟头都会花在找它的基本控制上。烦躁啊。
最后一些话:LED显示屏太小而不能显示出完整的预设或者参数名称。这种显示方式不是非常方便阅读。为什么TC-Helicon 不使用一个能显示多行文字的标准的LCD液晶屏呢?
用户界面显然不是VoiceLive Touch的主要优点。让我们明确一下:对于舞台演出实用性方面这不是一个问题,但对于参数设置以及更多复杂功能(或者你不经常使用的功能)你需要阅读用户手册。毕竟,VoiceLive Touch 不是一个各方面都完美的设备:在某些方面它的使用和设置是非常简单的,但对于一些高级设置来说,真的有些复杂。
关于交互界面,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可选控制踏板,它有三个踏键(强烈推荐配合乐句循环机一起使用)。它的零售价大概是50美元。
听上去如何?
它听上去非常好。吉他效果器部分配合一把箱琴使用非常强大。对于人声效果器:所有的效果音色听起来既干净又生动。总之,所有普通的东西经过TC-Helicon(至少所有我手里的那些设备)之后听上去都是那么完美。
太完美了?这个只是个人喜好问题……对于我来说,它们有点过于完美。VoiceLive Touch 制造出一种非常干净和高端的声音,就像任何一个大牌美国音乐设备。这可能对大多数音乐人来说是件好事,但不一定合所有人的口味。这和音乐风格有一定关系。不过,假如你在一个扩声系统很一般(有时还没有调音师)的小舞台演出,这个声音优势很容易被放大出去并且它会给你的表演增添专业范儿。
一些官方试听:
总结
在开头部分我热衷于设计理念,结束的部分我有些百感交集,因为VoiceLive Touch 有一些非常出色的特性,也有一些让人感到头疼的地方。触屏界面并没有令我完全信服。事实上,我为一些非常好的创意和想法而激动,也对于一些复杂之处和设计上的缺点感到惊讶。但是VoiceLive Touch仍然有许多的优势:除了它完美的声音品质以外,一些非常巧妙的功能设计和它广泛的用途(许多功能我不能在这篇评测里一一介绍),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和声效果器和一个出色的乐句循环机。这两点都是让我决定买下这款设备的重要原因。当我做吉他弹唱表演的时候,我会为我拥有这样一款设备而感到高兴。
优点:
- 独创的设计理念
- 巧妙的功能特性
- 无可挑剔的制造工艺质量
- 非常专业的声音
- 出色的和声功能和其他效果
- 叹为观止的乐句循环机
- 经济实用的可选配控制踏板
缺点:
- 可疑的“全触屏”界面
- 不方便在舞台上实时调制效果
- 有待改进的人体工程学
- 差劲的LED显示
- 设置有时过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