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黄很暴力:Rokit6 G3
今年行业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各厂商开始玩音箱了,因为懂制作的越来越喜欢 iPad,但不懂制作的也可以使用监听音箱;于是甜水网的榜单首次剧烈变动,叉烧网今年写的音箱,可能比之前四年加起来都多。
根据三年前的数据,全球销量第一的监听是 M-Audio,过来是 KRK,两者相加占全球销量的一半。由于M记后来的动荡调整,我们看到了 KRK 第三代 Rokit 海报上的“No1 Monitor Brand Globally”,这不像在国内可以随便说,在美国要付法律责任的,小黄盆确实成为了后来的销量王。
作为 KRK 的王牌,08年发布的 Rokit G2 系列也到了升级的时候,去年我们已从线人处得知,但在4月份看到3C申请的主体是“Gibson 吉布森”时,才想起来,这已经不是 Keith 在位时的 KRK,而是属于一家吉他巨头的 KRK(我还是更喜欢 Fender 和 G&L...)。
下面马上来看看这个 Gibson 加持的第三代 Rokit 系列~
(所有图片点击放大至 1280 x 960)
外观篇 ▆▆▆▆▆:8寸监听在国内市场非常少人考虑,这次我们评测的是主流6寸的 Rokit 6,希望下次能对比评测一下 Rokit 5。
今年以来,连我的学生和叉烧网友接二连三买到声音发闷的 KRK 假货(见此新闻辨别真伪),希望大家不要贪图便宜,认准总代理的正规行货授权,另外估计 G3 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假货,虽然 G2 大幅降价,我还是推荐大家上 G3。
技能篇 ▆▆▆▆▆:功能方面,G3 其实只增加了一个功能,但是非常关键:低频的调节。大家都知道以前 Rokit 的低频偏多而且无法调节,现在它可以适合于更多的场合。
Rikit 6 G2 与 G3 对比:这是一次非常稳健的升级。
MODEL | Rokit 6 G2 | Rokit 6 G3 |
Year | 2008 | 2013 |
SPL(1m) | 107dB | 107dB |
Frequency | 48Hz ~ 20kHz | 38Hz ~ 35kHz |
Driver Type | 软球顶 + Aramid Glass | 新一代球顶 + Aramid Glass |
RMS | 18W + 50W | 25W + 48W |
Amplifier Type | Class AB | Class AB |
Foam Pad |
无 | 整合式防滑垫 |
High Fequency | -2dB, -1dB, 0, +1dB | -2dB, -1dB, 0, +1dB |
Low Fequency | 无 | -2dB, -1dB, 0, +2dB |
Bass Port | 前置 | 前置 |
Interface | RCA / TRS / XLR | RCA / TRS / XLR |
Weight | 8.8kg | 8.4kg |
List Price | 399 USD | 339 USD |
Street Price | 199 USD | 199 USD |
拆解篇 ▆▆▆▆▆:虽然 G3 外表看似升级不大,但内部的改动是巨大的。由于没有拆过 G2,看到网上的图片有点吃惊,G3 的电路更接近我们平时拆解的音箱。
音质篇 ▆▆▆▆▆:G3 已上市一个月,搜索网上的评测,出来的文章都来自 DJ 网站,如果上录音圈的 GearSlutz 论坛,你会发现 Rokit 的骂声一片;但上 DJ 论坛,你发现叫好一片。
这并不意外,录音圈熟知的 Rokit G2 只有两大颜色:黑黄与白黄,但 KRK 针对 DJ 圈还推出过白白款(单元全白)、红色款、蓝色款...张扬的外观必须搭配张扬的声音,这是 KRK 的定位:DJ 御用,包括舞曲、说唱、电音...其实,由于现在欧美流行乐越来越偏向电音,我们能看到 Benny Blanco 这样的大牌年轻制作人也在用(身家过亿依然对 Rokit 不离不弃~)。
叫评测室新来的小编听了一下(音乐学院毕业),说“很有弹性”,低频很有特点。上一代G2的低音其实有点糊,现在非常干脆,由于80~120Hz附近的衰减,这个低音听起来不硬,与 ADAM A7X 猛提120Hz的过硬低音刚好相反。下潜非常出色,用 AudioTools 的频谱仪测了一下:果然到了40Hz不假(Rokit 6 G2 最多是50Hz)。
高频感觉收敛了一点,但超高频偏多,由于延伸更广(35kHz)和解析度的提高,已经没有 G2 那么干,有声场可言(但不如 Eris 那么突出),衔接也更加平滑,虽然测试中10kHz左右有明显陷波,但听感没那么明显。
== Rokit 6 G3 总结 ==
相对G2,G3 的提升是明显的:更深的下潜、更高的延伸、更干脆的声音;如果没有问题,已经接近 VXT6 的表现。与 VXT6 一样,中低频的信息不足,经过调整后能有所改善。
虽然 G3 首次提供了低频的调节,能适应更多的场合,但对于录音圈,很多人觉得平坦的频响最重要。小编觉得,频响并不是最重要的(想想老白盆的频响...),每个监听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闭着眼你也能分辨出是真力还是丹拿,重要的其实是解析度,对于入门箱,增加更多的元件把频率调平,要么影响解析度,要么增加成本。
相比起严重缩水的 Mackie MR MKIII系列,Gibson 这次还算给录音行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外观 ▆▆▆▆▆
技能 ▆▆▆▆▆
音质 ▆▆▆▆▆
选购 ▆▆▆▆▆
补充:
艾玛,看完大家的回复觉得我写深了,考虑到买 Rokit 的都是初学者,如果你犹豫 G2 还是 G3,我这么说:从声音上,刚才看到一个老外评价“G1太烂、G2太烂、G3终于没这么烂了”,与我的感觉一样,G2我听着总有些问题,但G3没有太明显的问题;
从功能上,如果你不是做电音,而且房间也不大,那你实在太需要太需要G3的低频调节了,以前G2低频多你还调不了,现在你起码还能调均衡一点、做做混录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