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 Go 草稿






羚羊官方在 Zen Go 说明书中给出的输入动态是 120dB,但是我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却发现它使用的 PCM1840 这块 ADC 在德仪官网的参数却是 113dB…两个官方的数值差了足有 7dB (一档),

这是什么情况?

在德仪的官方文档里好一阵阅读理解,发现这块芯片还有一个全新的“隐藏模式”,叫做

Dynamic Range Enhancer

简称“DRE", 即动态范围增强

这个模式需要搭配特定型号的输入运放才能生效;通过实时检测输入信号的放大,根据情况动态调整 PGA 运放的增益。在这种逻辑下,当输入小电平(音量)的信号时就能降低底噪,从而实现输入动态范围的整体提升。而 Zen Go 采用的 OPA692 放大芯片恰恰就是这个模式所需的型号...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个 DRE 模式,飞飞写了一篇详细的分析文章 (点击跳转)。

那么到底能提升多少动态?

不多不少正好 10dB

PCM1840 提升后理论是 123dB

跟官方的 120dB 对上了

由于 RMAA 是通过“回录”进行测试,如果只用 Zen Go 自身回录,最终结果会是输入/输出中更弱的那个参数,这里即是“输入”;也就是下方图表第四列的测试结果 (未开启 DRE 动态增强)。


咱们再来瞅瞅输出部分

在测试过程中还有发现

供电方式不同时

音质表现会不同

在之前技能部分讲到过,Zen Go 不仅支持直连 USB 供电,也可以通过另一个 Type-C 口独立供电。就如上方 RMAA 测试结果展现的一样,当 Zen Go 使用独立供电时,声卡的输出表现更好。在将输出串联到 Antelope Amari (128dB / +24dBu) 和 Symphony Desktop (123dB / +20dBu) 的 Line in 输入时,

实测的动态分别是

123.3dB 和 120.4dB

由于操作电平的匹配以及各自驱动对于设备串联的影响,虽然最终的结果没有测得标称的 127dB,但是就跟 Zen Go 输入的 Loopback 实测能够完整展现 ADC 芯片性能一样,相信它的输出同样也能发挥出 CS43198 这颗 130dB 动态的 DAC 的性能。当然,使用时还是

建议使用独立供电

注意下表都是输入的结果,Zen Go 未开启 DRE。


声卡需要具备些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有超多,但要是加上价格因素,事情就会简单一些:如果是千元级声卡,“基本的 I/O 接口和功能、过得去的音质和产品质量”可能就是对它的最低要求;但如果价格来到了 4000 块钱这档,标准肯定又不一样了:

声音素质肯定得有所长进

接口 / 功能至少一个方面

要看到更明显的进步

不过既然现在流行“桌面声卡”,还得“小巧便携”,物理接口的数量就这样被限制住了,剩下的就只能看功能...这点在 Zen Go 身上就十分明显:

两路耳机 / 两组输出 / 数字接口

能塞下的尽量都安排上

精准时钟 / DSP运算 / 附赠效果

三组内录 / 自由跳线 / 软调音台

你可以不用我不能没有

来总结一下 Zen Go Synergy Core,先说说音乐制作:

内置的 DSP 芯片再加上附赠的 37 款效果器已经足够成为购买理由;虽然 AFX2DAW 的缺失让插件没法在宿主中被直接调用,但灵活的跳线设计让你依然可以用“外置效果器”的方式使用到这些效果。虽然物理接口说不上富余,但是如果有需要至少还有数字接口可供扩展;

再聊聊直播娱乐:

三组内录通道搭配上自带的 DSP 效果器,不再需要其他的机架/宿主软件,羚羊软件调音台就是最直接的选择;通过简单设定就可以直接配置好直播连麦;

最后来聊聊音质:

经实测证明 120 / 127dB 的官方动态参数没什么毛病,+16dBu 的耳放推力也属于同价位的第一梯队,完全能用作解码耳放;因为可以独立插电运行,你甚至可以把它当作数字转盘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