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一倍!哪些乐器/音频设备是“美国原产”?
最近有点失眠,幸好新闻给力,打开头条一看就晕了过去..


经济和政治分析交给砖家,我们这里只谈论音乐人关心的——
哪些美国产品价格翻倍
五年前我们分析过《离开美国产品,还能不能做音乐》(下图),幸好这次并不是影响所有美国品牌,
涨价只针对“美国原产”
Made in U.S.A.
如你所知,很多“美国品牌”现在都在中国生产,自从中国代工厂去墨西哥建厂之后,很多坚持美国品牌就改成了 Made in Mexico,不过还有少数高端乐器 / 音频产品在美国生产,
下面就帮大家整理一下

——————————————
吉他 / 弹拨乐器
——————————————
关税战的重灾区...
从大家熟悉的 Fender、Gibson、Suhr、PRS,到小众的 G&L、Tom Anderson、James Tyler..
其中 Fender 和 PRS 只有高端型号美产,其他品牌应该是纯美产 ~

还有万元级木吉他
其他国家也有高端的电/木吉他.. 但小编手头的 G&L 和 Taylor 都是美国品牌,这不是巧合..

还有众多周边和附件
效果器厂商有 Electro-harmonix、JHS、Walrus.. 琴弦厂商有 D'Addario、Elixir 和 Dean Markley,还有众多的“手工”拾音器、Dunlop 拨片和 GATOR 箱包 (应该不是全部美产)..
只有拨片价格翻倍我还买得起..

——————————————
传统乐器 (不插电)
——————————————
斯坦威不涨价都买不起
由于二战摧毁了欧洲的钢琴工厂,钢琴“行业标准”就轮到 Steinway 了,口号是“九成世界级钢琴演出都用斯坦威”,不过只有北美市场的斯坦威是美产,欧洲和中国市场的斯坦威是 Made in Germany。

作为一名前鼓手,我以前用的也是 Vic Firth 鼓槌和 Zildjian 镲片.. 但换成其他牌子应该也行..
美国还有 Noble & Cooley 和 Pintech 的鼓/打击乐,不过在国内没见过有人用。

——————————————
电子乐器 (插电)
——————————————
MOOG 已经台湾产了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时 MOOG 就跳出来反对,因为他们的电路板 (美国设计) 是从中国进口、另外琴键用的 Fatar,所以“美产” MOOG 只是加了外壳和旋钮..
美产的传奇模拟合成器还有 Sequential 和 Roger Linn,另外还有很多好玩的小厂商:HAKEN、Buchla、1010music、4ms、Acid Rain、Five12、Noise Engineering..

————————————
电容 / 铝带话筒
————————————
美国人独爱铝带话筒,有故事的都是美产,像主流 Royer 和 AEA,小众 Cloud、Samar 和 stager,但其他国家没那么喜欢,主流话筒厂商们也出过铝带话筒,但万元级都不能撼动 Royer 和 AEA..
电容话筒方面,棚里常见的美产话筒以前只有 Manley,后来美国人复活了 Telefunken,现在也偶尔见到,虽然声音接近,但录音师依然追求二手的奥产 251..
Shure 之前还有几个型号美产,现在应该没有了,Apogee MiC 原来是美产,现在墨产..
还有很多美产的小众、高端、手工电容话筒如 Bock Audio、ADK、Lawson、Pearlman.. 但选择 “致敬版” 不如直接上 Neumann、MG 或者 Brauner..
叉烧评测室使用频率最高的,也是一只美产话筒:Earthworks,音箱评测都是用它测量的。

————————————
话放 / 模拟音频
————————————
另一个关税战重灾区..
虽然万元级话筒是德国厂商的天下,但高端话放被美国人抢走了市场,真是个迷..
无论录音棚常见的 Rupert Neve、Avalon、BAE、Millennia、Api、Manley、Chandler Limited.. 还是小众的 Shadow Hills、DW Fearn、GML、Empirical Labs.. 都是美国原产..
传奇美国话放还有 UA,但 610 和 710 机身没印产地,只有新款 4-710d 上印着 Made in China

————————————
接口 / 数字音频
————————————
大家知道 UA Apollo 声卡是中国生产、MOTU 也改成了中国产、Apogee 近年改成了墨西哥产,Benchmark 停产了专业产品线,所以美国原产的接口不多了..
Pro Tools Carbon 没有在机身标产地,网上也没查到,有知道的朋友告诉我一下 ~
目前还有 Lynx 和 BURL 在美国生产,但参数都停留在上一代.. 新款 Lynx MESA 才 121dB 输出动态.. 两万多的 BURL BOMBER DAC 才 115dB 输出动态.. 还比不上千元的 Focusrite 2i2..
小众的 LAVRY 还不错,AD-24-200 输入动态达到 128dB,是我目前所知 AD 动态最高的 (纽曼 MT48 那种作弊的不算),不过他们的 DA 型号只有 125dB 输出..

————————————
监听控制器
————————————
关税战重灾区继续 +1
之前没有留意,现在才发现美国厂商占领了这个领域,录音棚里常见的 Crane Song Avocet、Grace Design 905 和 Dangerous D-BOX (评测) 都是美国生产,小众点的 API MC531 和 Shadow Hills Oculus 也是美产。
如果算上中国生产的,入门级 Mackie Bigknob 系列 (评测) 和 PreSonus Monitor Station 也是美国品牌,可能是美国录音棚数量太多,厂商能第一时间获取大量用户反馈进行开发。
如果不选美国品牌,高端的只有 SPL MTC 和 DAD MON 和 Antelope Satori ~

————————————
监听音箱 / 耳机
————————————
奇怪的是,监听音箱的“行业标准”不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而是芬兰.. 不过在 Genelec /真力之前,七八十年代的行业标准应该是 JBL 或者 Tannoy ~
美国生产的音箱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 Barefoot,过来是 Ocean Way 吧?
还有些很小众、但圈内可能听说过的 Guzauski Swist (Daft Punk 御用)、Augspurger (大嘴巴)..
总之都长得很奇怪..
Meyer Sound 其实也有监听音箱 HD-1,终于是正常长相,但用了绿色高音头,中国男人都不会买 (你的球顶有点绿).. 现在停产了改为有点像 JBL 号角的 Amie ~

IEM 我不太熟悉,查了一下主流的 UE、64、Campfire 都不是美产,Westone 也有部分在菲律宾产..
官方号称“美产”的大品牌只有 JH Audio 和 etymotic,Empire 和 Alclair 都太小众。
大耳倒是有不少美产
歌德和 Audeze 大家都熟悉
另外还有 Abyss、Direct Sound、Koss (这几年有点没落)、ZMF (没听过,看起来像做家具的)..
作为评测机构,我们测试过的国产平板耳机,从频响到失真都远比同价位 Audeze 更出色。

————————————
最后总结一下
————————————
美国原产已经不多,还剩两类
1. 木质“工艺品”
像吉他、钢琴、打击乐什么的,这类产品更像是家具、工艺品、或者奢侈品,附加价值极高,我并不认为声音和品质有多“好”,只是美国人拥有对“好”的定义权,产品有传承、有故事、有明星背书。
2. 非数字模拟设备
电容话筒虽然有美产,但如果是 USB 话筒、DSP 虚拟话筒、无线纽扣话筒,就不再有美产了;
同样,美产只能做【有线耳机】,如果要推出 TWS 无线耳机和 DSP 降噪耳机,都很难继续美产。
只要是“纯模拟”,频响不准、底噪大、失真高都会被认为“有内味儿”,其实跟音乐人嘲笑的发烧友并没有太大区别:一个烧 Output,一个烧 Input。
其实最难替代的,是软件
美国的 DAW 包括:Pro Tools、Studio One、Audition、Logic Pro、DP...对音乐人来说,如果改用 Cubase 和 Ableton,起码要花一个月时间才能接近原来的工作效率。
幸好软件这次不加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