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变,试听丹拿 BM5A MKII

/ 阅读:3904
作者: 飞飞

前言

Dynaudio Acoustics BM5 可能是专业圈最知名的监听音箱之一,不过它的另外一个身份让经销商很开心——HIFI圈最多人购买的专业监听(可能没有之一),凭借 Dynaudio 在 HIFI 圈子的美誉度,这点是它专业圈子的对手,如ADAM和真力等所不及的。

BM5 小朋友的故事从96年说起:无源 BM5 诞生,那时真的是小朋友,如假包换的五寸;

05年,划时代的 BM5A 出现了:有源、7寸单元6寸箱体、999美金 Street Price、小身材大能量,迅速成为一代经典。不得不说这是我听过的低音最少的监听音箱之一(那天在博中网,十几对音箱对比,尤其明显),看来原本是走老白盆的路子,但中高频又没那么刺耳、低频又比较柔和(慢),因此不失是老白盆的伪娘版。

十年前大家以为6寸监听就应该是老白盆的样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录音师都成了“低音厌恶者”,陶醉于低音偏少带来的丰富中高频细节里,他们忘了大棚里老白盆的背后还有一对“大音箱”。世界总得变化,变得更合理,近几年厂商和音乐人都发现了:很多的个人录音棚中只需要一对音箱,因此这一对音箱需要做大棚里两对音箱的工作:中高频细节、以及低频细节,于是低频终于开始变得重要了。根据我个人的记忆,近两年所有评测的箱子里,我感觉低音偏少的箱子已经没有、低音合适的占40%、还有60%的我个人感觉是偏多的。

OK,这次 BM5A MKII 的变化是颠覆性的,如果你是一代 BM5A 的粉丝,先别急着升级二代,这是两对完全不同的音箱。

感谢 BM5A MKII 国内总经销全球音兰提供的样品, 请大家进入下一页。

PS:很多人管 Dynaudio Acoustics 叫“丹拿声学”,其实不太准确,Acoustic Guitar 很多人就叫成“原声吉他”或“木吉他”,不会是“声学吉他”。相对于 Dynaudio 的HIFI系列(HIFI也是“声学”),Acoustics关键在于原声重现,也即监听。因此如再碰到 Dynaudio Acoustics,请大家叫它“丹拿原声”。

Dynaudio Acoustics 的口号:IF IT'S THERE - YOU'll KNOW IT。直译:如果它(细节)在那里,你就能发现!

外观篇(得分:5/5)

直接上裸照,与一代BM5A非常相似,细心看其实很多不同。

(下图点击放大)


MKII,也就是第二代


单只重量8.9kg,考虑到是7寸单元,算是轻了,箱体也算是小的(略小于一般6寸音箱)


背面,


中文版触电注意!!(还有CCC进关许可)


近两年评测中非常少见的散热片,一般是A类放大(现在监听主流以AB为主),很难得的坚持,一两小时听下来比较烫手(当然,现在是夏天)。


产地控们注意!!MADE IN DANMARK!!丹麦制造!

技能篇(得分:4/5)

注意本次评测的“拆解部分”放到了另一篇文章(怕影响评测),如果你感兴趣,请点击《BM5A MKII 拆解》总的来说做工有升级又有缩水。但依然是万元内监听的“做工之王”。

高音头采用了波导面板,经常看我评测的朋友估计会很熟悉,可听范围更大。


一些设置,我的调法也是如此——完全不动。试过调整,幅度太猛了,干脆不动了。


电源/过载指示灯,通电绿色,信号过载时红色。这个功能也很流行。


低音单元,外表看起来与上代一样。


下面两点都是从《BM5A MKII 拆解》中摘录过来的,一是高低音都采用了新单元,低音单元非常长(高),比我见过的很多单元都长,官方说专门设计了长冲程来保证低音的表现。至于高音头,太他妈酷了,不评价。

(图片点击放大)


注意一下箱体的改进,一代的高低音单元孔是打通的,但MKII是分离的,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改进。(根据我们的细心观察,高低音单元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变化)

音质篇(得分:4/5)——Onlycan

原帖发表于叉烧论坛:http://bbs.exound.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754

其实我做了很多的准备,真的很多,因为老版的BM5A伴随了我2年的混音生涯,可以说就像忠实的搭档一样,我本来说飞飞让我去做主观听感评测是一个错误,因为我跟丹拿是有基情的,但是意外的发现这次评测的BM5A声音又不小的改变,而作为一个拥有崇高职业操守的职业混音师 ,我还是会做出更客观的评价的。

我甚至带了我的FIREFACE800的声卡过去,因为我使用BM5A的时候先后经历了三块声卡,分别是FIREFACE 800 爱嫖妓的16XAD 16XDA,以及DIGIDESIGN的192,其中音色变化相当的大(环境丝毫没有变),以FIREFACE800搭配的声音最优,我为了利用我的这一 曾经记忆犹新的音色感觉,我带去了声卡,结果飞飞同学居然电脑没有火线……

我还带去了好几张CD,包括使用大音箱混音的,典型的优质小音箱混音的,管弦乐队作品,与专门用来测试丹拿最弱的相应速度问题的HIP HOP音乐,结果飞飞告诉我他没有光驱……………………

还好我带了正在打字的这台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里也有些东西。


E.N.D.jpg

我们先听了黑眼豆豆的boom boom pow,果然……军鼓地鼓显得有些不大协调,而低频下潜确实让我吃了一惊,很少有哪怕8寸盆能有如此的低频下潜,能感觉到柔软的,能引起身体共鸣的 50HZ左右的声音,这也是老5A无法达到的,丹拿有他特定的低频风格,密度不很高但是清楚有弹性,通常是保质不保量的典型欧式风格,但是这次甚至我觉得 量感上有些过了,我跟飞飞来回的改变音箱位置以及均衡器,最终依然没能解决,恐怕真的是这个升级版对于5A的改变,让觉得不过瘾的尽情过瘾去吧。

在丹拿以往最不擅长的反应速度上……果然……同类音箱往往丹拿的中高频响应速度都是最慢的,因为大部分的音箱厂商都投靠了金属高频头,不论是传统的真力的圆顶高频头,还是ADAM的ART技术的折叠金属高频头都是是使用钢性更强的金属材质。理论上来说典型的金属高频头,由于刚性强可以第一时间对信号做出反应而让整个高频头震动,从而造成更强硬,反应更快,更灵敏更有冲击力的音色,而丝质高频头一直是丹拿认为现今科技中最好的高音材质,丝质高频头更轻,刚度差,但是正是因为刚度差可以在部分振膜做中高频震动的时候,振膜的某些部分做超高频震动,能够得到更好的频率延伸,对声音的表现上就是柔和,反应相对迟缓,听上去不那么明亮(反应快的中高频率更刺激,听上去更亮,如果是个粉红噪声你是听不出来的,但是音乐是听的出来的)而这个方面MK2甚至比5A还要差,对频率的相应更加的慢,反映在听感上尤其是对于军鼓的音色有很大改变,显得更加轻柔遥远,缺乏冲击力。我尽量挑选军鼓反应更快更狠的音乐,表现依然是软绵绵,飞飞跟我说他开始也不适应,但是听了一周就适应了……可能是我这两年干活一直是真力的原因吧……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我还是没能适应这个音色风格。

管弦乐
jialebi .jpg

管弦乐我使用的是加勒比海盗2中的JACK主题,这是我混音中常用来做DEMO的一段音乐,我的偶像ALAN设计了N多的声场层次,而且演奏法齐全,此处 省了一万字乐评……声音不得不说在我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有些失望的,至少有N个层次都化为乌有了。当然这个主要是因为我希望丹拿能有超长的发挥,对于 管弦乐的表现往往是所有小音箱的软肋,从频率响应到声场的解析度,小音箱几乎都是无能为力的,丹拿的传统上在这方面比同类音箱往往更加的优秀一些,但是小 音箱终究是小音箱,当然我用平时使用的1038B这种十几万的箱子比较是太欺负万元级的监听,但是我的重点是要说,对于管弦乐队来说对于回放设备的要求是 非常非常高的,比如100分的传统摇滚乐可能在6~8寸监听上可以拿到80分,管弦乐队作品可能只能拿到50分,这是通病,也是无法避免的。再仔细点说, 对于近场监听系统来说做出一定水准的管弦乐几乎是不可能的,不是混音师能力问题,听不到也就无从谈起艺术加工。这是监听的永恒准则。

接着是我原来用BM5A混音的作品,因为我在大音箱上都做过评判,两年之中我在N多监听上听过这些个音乐,我可以很了解这个音乐在各个监听上的表现。可以 肯定我上面两个测试的结论基本是正确的,比老款更深的低频下潜以及在反应速度上比老款更慢一些,听上去更柔和,正是由于下潜的加深,我可以听出曾经这些用 5A作品里的低频问题,虽然MK2的低频下潜并没有那么优质的平滑。就像颜中坤老师说的一样,大音箱往往是无法替代的,还是那句话听不到就做不到,小音箱 根本无法平滑的衔接60HZ以下的声音,他会深刻的影响到以上的频率,比如方大同的可拉斯刻专辑就是典型的小监听混音,混音师KINGKANG是使用 1031的,我非常喜爱这个混音师的作品,但是不得不说,在1031上听起来相当完美的声音,我用1038监听低频面对的就是一定程度的混乱。这不是混音 师的能力问题,就是彻头彻尾的设备条件问题。

最后是我最近混音的作品,还好,听上去还可以,用大音箱的混音的作品在MK2听上去低频也会好些,基本上在能意识到一些而达不到很清晰的听到而且能做处理的范围内,这点对于老5A是进步的。

暂时先说这么多,总结一下,同价位,MK2是值得购买的,对于不同的音乐风格有不同的要求,用MK2混流行歌是可操作的,混管弦乐队绝对是差强人意。三分 频,更大的功率储备,更大的箱体与单元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我们在选择的同时也要知道,不是人多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监听条件是冷静而客观的。每一分钱,每 一点你做出的努力那对于制作出的音乐才是最真实的。

音质篇(得分:4/5)——飞飞

话说 Onlycan 在时,BM5A MKII 的低频相位和量一直有些问题,我们尝试在 BM5A MKII 背面板做了各种的调节,均告无效。Onlycan 走后又想了一阵,我将音箱离墙一米,两边离墙也一米——问题有所改善。

前一页中我们已经看到 MKII 将高低音单元孔分离以增强低音的表现,但我觉得本次 MKII 唯一考虑不周的地方是导向孔:以前你的低频很少,离墙近一点也OK,问题不大(事实上BM5A一代是移动编辑车的标配音箱),但现在低音比普通音箱更多,原有的导向孔设计应该适时而变。当然我们没法改变事实,但购买者必须注意了,以前BM5A不挑房间,现在挑了。养“她”你最好有个不小的房间,然后做做简单的声学处理,尤其 Bass Trap(见 Onlycan 声学教程)。

OK 分点描述:

  • 频响:以前没低音,现在有低音,能表现的风格自然就多了。中频与高频是 Dynaudio 的传统强项,实力与开发经验毋庸置疑,但首次加入的低频与超低频显得略为生疏,但大方向正确。以前用 BM5A 想混个舞曲、电子和说唱——先别说质感,首先就听不到,现在 BM5A MKII  可以处理更多的风格。
  • 泛音:不亮但是质感很好,清晰自然、恰到好处,是万元内难得的水准,新的高音头与波导面板表现都不错;
     
  • 低音:下潜是货真价实的45Hz,量感已经不亚于8寸音箱,以前说他“小身材大能量”,其实这会儿才是名副其实的,毕竟 BM5A MKII 依然沿用6寸箱体(与 KRK VXT6 相比还小一圈呢);箱体大小与重量与低音表现很有点儿关系,BM5A MKII 如果用更大更重的箱体无疑会有更好的表现,但这又失去了“小身材”的特色。另一个问题是 55Hz 以下 BM5A MKII 衰减过快,可能40Hz的BASS都不明显,因此听黑豹《错觉》时BASS时有时无。
     
  • 衔接:中高频依然是一流水准,不多夸奖了,讲讲问题,自然还是低频与超低频,Onlycan 与我都发现了军鼓的音色有变,他认为是速度问题,我认为是频率问题,军鼓的腔体频段我感觉在300Hz与800Hz左右有一个范围较大的衰减,造成音色变化。
  • 瞬态:Dynaudio 一直的特点就是没什么瞬态,这一度成了优点,很多人喜欢这种慢慢的、有“旋律感”的声音。瞬态其实本次应有改善,但因为要关注低频,又显得比较吃力了,即低频瞬态,这与导向孔后置又有一点关系...
     
  • 声场:距离感适中,定位比较准确,整体感也是 Dynaudio 的传统强项。
     
  • 功放:高低音单元的峰值功率均为 90W,带来的 117dB 声压级几乎万元内无敌,功放不是问题,问题是箱体,大音量时感觉这个小箱体不是很能承受得住。


以下是一份老外测的频响(嗯?没见过这种测法)供大家参考:回放一段20Hz~20kHz的正弦波,然后用音箱播放,再录下来,其中第二轨是 BM5A MKII。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 BM5A MKII 的低频几乎是到了45Hz突然起来的,之后一马平川到300Hz;
  • 300Hz开始出现我们说的问题,这里的频率导致了军鼓音色的变化;
  • 3KHz 以上继续一马平川,高频延伸表现很好;

 

选购篇(得分:4/5)

BM5A MKII 价格与一代一样,外表看起来也大致一样,但整个升级是全方位的,包括两只全新的单元和更合理的箱体。在中频与高频方面,它保留了原有的出色表现以及监听中少见的“旋律感”,低频方面吸取了目前主流的元素,由于这方面变化较大,造成整体风格大变。

老粉丝估计不能接受这个理念上的变化,这么经典的声音怎么说变就变了?其实 BM5A MKII 现在能表现更多风格的音乐,另外能让混音工作者比以前更能把握低频的处理,对低音的关注是监听产品发展的趋势。

现在影响 BM5A MKII 声音的主要因素是导向孔后置;比起声音,Dynaudio 似乎对外观设计更加保守(我觉得导向孔前置并不难实现,但 BM5A 的经典外观势必有变)。如果你要入手 BM5A MKII,这对音箱开始挑房间了。这需要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这个过程同时会带给你很多DIY的乐趣,像我这里三天两头就收到新的音箱,随着尺寸不同、风格不同、导向孔不同,都要进行重新摆位,你需要考虑横放还是竖放、间距、还要不停地调试背后的EQ,最后才能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这也是乐趣所在。

我知道你们又想问我 KRK VXT 好还是BM5A MKII 还是 A7X(我们下周评测)好,这个不重要,都很好,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不知道你们的偏好,我在评测中写得足够详细了,请自己做出判断。对我来说这三对音箱都很好,我在意的是自己有没有把它们玩好。

对于 BM5A MKII,我认为 Dynaudio 迈出了很有勇气的一步,在保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让音箱的适应面更广了,推荐大家去听听。(PS:最近 Dynaudio 可能又对 BM5A MKII 进行了细调,目前产品主页说明书中标注的低音下潜是 48Hz,不是45Hz)
 

最近的《哈里波霸7》据说是用丹拿做的(下图),从《哈2》开始一直都是丹拿,用丹拿观看能得到最佳声音效果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