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购”音频设备时代来了吗?

/ 阅读:4573
作者: 飞飞

要理解政府的行为,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家公司:追逐盈利(此处省略十万字)。总之4月8日之后,为了“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进口增值税、消费税。简单地说,

以前只有公司才能玩“进口”,现在你一个人就可以玩了!

剁手党的春天来了?我们先看看相关龟腚:

• 个人“零售进口”的单次交易限值为 2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为 20000元。

• 限值内进口的商品,关税暂设为 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 70% 征收。

• 超过单次限值、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和“完税价”超过 2000元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按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小编知道大家算术不好...

因此,

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真实的案例。

 

————————————

一桑的血泪史

————————————

叉烧网运营官@一桑 玩的音频设备比较偏,通常他想买的设备,国内都没有卖的。我想了一下,应该说:国内有的设备他都看不上!

上月他先是从日本海淘了一台 Mackie 调音台(就是不买国内的 RunningMan 是吧...),回家一插电源——原厂的 18V 变压器炸了...想了一下日本的电压是 110V,于是淘宝了一个 220V 转 18V 的变压器,愉快地用上了调音台。

然后他决定从美国海淘一台 Stanton T62 黑胶碟机,美金价 $199,如果找人从美国带,费用是:199 x 6.5(汇率)x 1.08(消费税)= 1397元,然而近期没有朋友去美国...在淘宝“全球购”找了一下,最低要 1850元,幸好亚马逊“海外购”也有 T62,价格不错。

以下是一桑的亚马逊订单:

1176 (碟机) + 259 (运费) + 235 (关税) = 1670元

那 4月8日 之后在亚马逊购买 T62,费用会变成多少?

首先,设备价格和运费不会变,能变的只有关税,根据龟腚:2000元内关税降到 0%,但是,你要交“增值税”了——和国内各大音频总代理一样。(如果你购买烟酒、珠宝、汽车和化妆品这些还有“消费税”,但电子产品不用)

中国的增值税是 17%

幸好,针对个人的增值税按 70% 算,也就是 17% x 0.7 = 11.9%

因此 @一桑 要交的新税费是:1176元 + (1176元 x 11.9%) = 132元

因此,T62 “海外购”的总费用将变成:

1176 (碟机) + 259 (运费) + 132 (增值税) = 1567元

怎么样?便宜了103元!

以上计算基于“离岸价”,如果海关算的是连运费一起征税的“到岸价”,总费用是 1176 + 259 + [ (1176 + 259) x 0.119 ] = 1605 元,依然便宜了 65 元。

总之便宜了就行!!

 

——————————————

高潮来了:电压

——————————————

收到碟机的当天,几位同事们都很兴奋,包括小编,各种热心地帮一桑拆封、接音箱、通电,不过在通电的一瞬间...

电源灯闪了一下就灭了

小编检查了一下插座,没事啊...换了线和插座都不行。这才想起来:

美国的设备 TM 的也是 110V

小编当年是有过教训的:美国总部寄过来一对新上市的音箱样品,万元级价位,小编赶紧接上试听,一打开开关,声音不对,然后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十秒后音箱冒黑烟了!!

像小编这种写了十年音频设备评测、并且吃过教训的职业玩家都会忘记 110V 电压的问题,更别说第一次海淘电子设备的普通人了。(一方面 T62 用的是两芯线,之前我们评测的几个两芯线音频设备都可以“自动适配电压”,然而 T62 不可以)

而从头到尾,亚马逊都没用任何方式提醒你要转电压。

暂且不追究责任,现在要解决问题——

海淘的设备怎么返修?

我们去亚马逊了解了一下,不光流程复杂,而且时间很久。

最后一桑去“258电器大世界”找了位师傅维修,发现 T62 内部幸好有个保险管,因此只烧了一个电容,修好花了 225元。还买了一个 220V 转 110V 转换器,这使得设备的便利性有所打折,除了碟机出门必带,插在插座上还占好几个位置。

PS1:我们还问了师傅,能否将碟机的内部直接改成 220V,师傅建议最好别改。

PS2:小编当年烧过一台近三万的 Digidesign 192 I/O,当时以员工的身份咨询内部维修价是 500 美金,而且来回要等两个月,于是小编被迫拿去“平安里电子市场”找师傅维修,花了 300 块钱人民币,一天修好。

 

——————————————————————

总结:带你装逼不带你飞

——————————————————————

国内已经过了物质匮乏的年代,国/内外物价差价也在逐渐减少,但确实还有大量商品存在价差,或者国内没有,如果你决定尝试“海外购”或“全球购”,你要具备一些条件:

1、你自己能了解设备(不用“售前”)

2、你自己能解决问题(不用“售后”)

当然,这些问题也许以后能解决,售前方面少数国外的设备厂商也推出中文页面、或中文说明书,又或者你的英文特别好可以打国际长途咨询厂商。

售后方面,有大厂商可以实现“全球联保”,又或者你购买简单一点的设备(例如音频线或音箱垫等附件),否则这都是日后的隐形成本。

我们的建议是:不要为了一两百块钱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目前“海淘”只能带你装逼,你得自己飞。买牙膏和肥皂没问题,而电子设备仍有风险。

 

---

顺便提一下,由于高端音频设备存在较大的价差,这个诱惑是很大的,但如果海购单品高于 2000元,你是“按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这时候风险更大。

我就讲两个小故事:

• 即使是代理商,风险也很大,我认识有家小代理商进口几对 10 万价位的音箱,压了好几十万,海关两年都没放货,找人都没有办法,差点导致这家小公司破产(我们猜测海关也识货,拿回家自己听了)。

• 上次有朋友私底下求助,问能否拿到丹拿的“3C认证”,一问是海关找他要,其实这种证明通常只针对公司要,另外海关很轻松就能查到商品有没有通过 3C,只要海关问得出口,就意味这你的丹拿已经拿不到了。

• 以前有同事想用员工价(3折)跟美国总部买一台顶级接口,远低于代理商的成本(7折拿货),于是自己进关,结果海关说:你不能以这么低的价格报税,我们查市场价很高,你这是逃税。于是花了俩月,最后按市场价报税,到手后加上运费比7折还高。

• 即使如此,如果有朋友还是愿意冒险,我们的建议是:别在年底海淘昂贵的设备,年底查得很严(上面那位买丹拿的就是年底买的),年初和年中的风险小点。

其实最大的风险,就是你觉得没有风险。

  • 算了,老夫还是老老实实行货吧,想想各种折腾就心累
    ZDB 评论道
  • 一没关系,二没经验,所以我自从折腾过一次话筒后就再也没去自己折腾海淘了,实在没有代理的东西就找代购了。去年把所有的线都换成Van Damme的,满网找不到,直接代购走起。
    红茶君 评论道
  • 还是淘宝方便,放心,音频设备在放心的淘宝店购买其实最划算。
    wdx 评论道
  • 有时候价格诱惑太大。。音箱类产品很多海淘和行货有接近1倍的差价..一倍可以让我去承担任何风险。
    houyuzhou 评论道
  • “全球购”音频设备时代来了吗?——不已,经结束了。
    Rorschach 评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