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小振膜:Rode M5

/ 阅读:8234
作者: 叉烧评测室

与老妈不同,职业厨师需要不止一种刀——切菜用菜刀、做排骨用砍骨刀、做海鲜偶尔用剪刀、杀鸡用牛刀...偶尔有城管来吃霸王餐,你还得常备一把西瓜刀。

同样,音乐人不会只有一种话筒。除了大家熟悉的大振膜话筒,在美国最大音频电商 Sweetwater 电容话筒分类首页,你起码看到4只“小振膜”话筒,占据首页20只热销话筒的20%。在美国,每卖5只电容话筒,就有1只是小振膜。

由于国内讨论甚少,评测室也是首次写小振膜,评测前我们先来个简单对比:

60年代中期与 KM86 同期发布的 KM84,是录音行业首个 Overhead 与 HiHat 话筒“标准”,30年后才被升级的 KM184 取代,然后 RODE 童鞋出场了。

2002年 NT5 发布,它看起来与 KM184 一模一样,听起来——著名制作人 Terry Manning 说:“各方面与 KM184 一样”,价格只有 KM184 的 1/4,很快便成为小振膜销量冠军,直到去年这个位置被更便宜的 AKG Perception 170 取代,这只中国生产的话筒,街价打到了79美金,只有 NT5 的 1/3。

Rode 的澳洲工厂没有办法与中国工厂打价格战,年初它们推出了 M5,号称基于 NT5 研发,并尽力把价格做到 NT5 的一半——依然略贵于 AKG 170,但现在在 Sweetwater 电容话筒页面上,面世仅三个月的 M5 已经超过了大哥 NT5,紧跟 AKG 170 身后,势头不错,我们今天也来看看这位小振膜新秀。

虽然 M5 本身没有什么功能,不过与 M5 搭配的 Stereo Bar 双话筒架非常好用,架子本身就有三种立体声拾音的角度与距离的指示,相当于一份简易说明书~

基于 NT5 设计的 M5,声音与 NT5 差多少?交给大家判断,人声与吉他都有:

M5  人声测试:

NT5人声测试:

木吉他录音可能与琴本身的关系更大一点,不幸之前的 Taylor 310 摔坏了,现在用了一把 2500 块的国产“森牌”吉他,看到造型不错就下手了... 

M5  吉他测试:

NT5吉他测试:

由于在线试听受到音频压缩的影响,可能上文两段音频你会感觉差距不大,小编个人用 Macbook 直接听也有点难以分辨...我们还是直接用图像来分析一下,应该说与 NT5 还是存在一点差距。

虽然基于 NT5 研发,但 NT 系列毕竟是 RODE 中端系列,M 系列属于入门级。目前 NT5 街价(429 USD/对)依然比 M5(199 USD/对)贵两倍多一点,测试数据也更好看,尽管如此,光对比声音你会发现两者确实很接近。

在千元价位上,大部分欧美话筒已转到中国生产,RODE 坚持在澳洲生产;同时大部分对手的配对话筒甚至没有给出误差范围——它们只是“两只话筒”,而不是“配对话筒”。而 RODE 手工给你挑选误差 1dB 以内的话筒,并附带烫金配对小卡片和亲笔签名,因此从一开箱就没有让我感觉是在评测一只入门级话筒。

如果各位初学者要录制“房间”、鼓的 Overhead(吊顶话筒)或者 HiHat、原声吉他、提琴与弦乐、民族乐器(古琴、古筝、二胡、笛子等),现在除了“牛刀”一般的大振膜话筒,我觉得大家可以尝试一下更有针对性的小振膜话筒。

 

外观  ★★★★★
技能  ★★★☆☆
音质  ★★★★☆
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