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盒大小,Midiplus SmartFace 试玩

/ 阅读:755
作者: 飞飞

前言

收到 MIDIPLUS SmartFace 全国总经销 TonyAudio 的样品,想起了七年前,04年我刚毕业,实习工资1700,又想玩MIDI,参考了一下各品牌键盘的价格,发现我只有一个选择——MIDIPLUS...结果还是没钱买(因为不幸买了一块创新的 Audigy,居然不支持 ASIO!800块钱打水漂了!),因此练就了一手鼠标神功...不过后来问起身边很多朋友,尤其是音乐学院学生,都曾有过一台 MIDIPLUS,可以说成了国内初学者的“初恋”键盘。

虽然主打入门市场,但是当年 MIDIPLUS 的品质不差,据说给 M-Audio 代工,当我看到 M-Audio 去年推出的第三代 Oxygen(见叉烧的评测)时,我明白 MIDIPLUS 还在给 M-Audio 代工。另外我们去年评测的 Midiplus M61,与 Alesis 的 Q 系列也是几乎一摸一样,只是 Alesis 要贵一些,因此,你懂的。

一直以为 MIDIPLUS 只有键盘,拿起 SMART FACE 感觉还有些别扭,居然出了音频接口(估计下一步是监听音箱...)。厂商找人带话,说知道我平时写高端产品比较多,本来 MIDIPLUS 还有4×4的接口,但没这么快上市,先拿这款2×2的给我玩玩,不写也成(厂家的信心有木有!!有木有!!),加上我没有玩过500这个白菜价位的音频接口,无法像其他评测一样给大家做横向对比,于是玩了一下就一直拖着。

直到最近看到其他网站的另一款入门音频接口评测(不点名),一千出头居然匪夷所思地不支持 ASIO...呃...初学者伤不起啊...我还是写写这款500多块钱的 SmartFace 吧。

请点击邪恶的“←”、“→”键翻页帮叉烧提高PV...
 

 

外观篇(得分:4/5)

1、包装盒所有物品:说明书、机身、USB线、驱动光盘——第一次见到附赠莲花线的...


2、Smart Face 真的很小,仅比烟盒大一点点。

 

3、比 iPhone 还要短一点!


4、这两款都是 2×2 的音频接口...上上周评测的 Mbox Mini(单机版价格是 SmartFace 四倍)相比起来就变成巨无霸了...


5、脚底下还有比较细心的白色橡胶脚垫(建议换成黑色的...)

功能篇(得分:4/5)

由于仅比烟盒大一点,SmartFace 在接口方面自然无法做得很丰富,但比较难得的是——专业接口可以说“都有”,与比它大一圈的 Mbox Mini 可以说接口数一样(Mini 完全可以做多一倍的接口...)。因此我给 SmartFace 的分数是四分,扣掉一分是因为它软件功能不是很多,作为代工厂商,一般硬件方面都没问题,关键是软件。

前面板上,我们可以看到XLR卡农话筒接口(及其音量旋钮)、前面板DI输入(及其旋钮),最右边是耳机音量旋钮(接口在后面)

我认为 Mbox Mini 的接口方式更加合理:话筒接口在后面版,耳机接口在前面版。


后面版从左到右是耳机接口、DI/Line 切换、输出/输入接口(如果是大三/二芯接口就好了),旁边的按钮是48V幻象电源,比较好玩的是旁边的小幽灵图案(因为 “Phantom Power” 的 “Phantom” 还有 “幽灵” 的意思),第一次在专业产品上看到这么恶搞的,有点意思!

功能篇:驱动安装与使用

驱动的安装非常简单(PC,苹果下无需驱动),一路OK即可。


ASIO 控制面板,最高支持到48 kHz,不过ADDA解析度控制在16-bit(音质篇再说)


延迟有六档:Highspeed(64个samples/smp,1.5 ms左右)、Rapid(128 smp/3ms)、Fast(192 smp/5ms)、默认是 Normal(256 smp/6ms),另外两档分别是 512 smp 和 1024 smp。除此之外,连每档延迟对应的物理延迟都有,例如下图 256 smp 时,物理输出和输入延迟分别是26ms和8ms。


下图为水果中的控制面板,挂在第三档(Fast),水果计算出来的物理延迟(328 smp 和 774 smp)与上图ASIO面板中的一致(不过上图是Normal档)。


在 Pro Tools 9 中,我们可以顺利找到 SmartFace 的ASIO驱动:


不过在苹果系统中,无论 Pro Tools 和系统设置都是认到“USB Audio CODEC”,当然,这个命名并不影响它的性能。

性能篇(得分:4/5)

使用 SmartFace 最大的感受还是ASIO性能,在 Windows 7 中,在水果(FL Studio)下跑得非常顺,不过由于 FL Studio 9 之后的延迟设置方式有所改变,我们之前评测中的数据不适用了,只能比较苹果下跑 Pro Tools 9 的数据。

在 Pro Tools 9 设置到128个sample时,SmartFace 跑出了149%的CPU占用。

(下图点击放大)


这个数字是什么情况?如果你看过我们之前的评测,例如 Mbox 三代的测试FireFace 400的测试,你会明白这是我们在 Pro Tools 9 上测过的最高分,在均设置为 128 个 sample 的时候,FireFace 400 是 154%、Mbox Pro 是 155%、而 Mbox 是 152%。也就是 SmartFace 跑得比这些顶级声卡还要好一点,有图为证(左边是 FireFace 400、右边是 Mbox Pro):

(图片点击放大)


坑爹呢!五百块钱的 SmartFace 跑得比这两个七八千的顶级接口还好!

有原因,上一页我们说过 SmartFace 的 ADDA 是 16-bit 精度,但 FireFace 400 和 Mbox Pro 都是 24-bit 精度。在同样采样率下,24-bit 体积比 16-bit 大一半,如在 44kHz 下,5分钟的 16-bit 立体声 wave 为50M,而5分钟 24-bit 立体声 wave 文件为75M——传输的数据量高了一半。这就是 SmartFace 跑得更顺更省资源的原因,但这也带来了不便(见下页)。

音质篇(得分:3/5)以及拆解

16-bit 精度在拆解时得到了证实(其实我是先拆解发现是16-bit ADDA,再看控制面板的),用了TI德州仪器的ADDA,型号忘了,当时一查发现是 16-bit 的,虽然这给性能带来了微弱的优势,但缺点很明显——16-bit 的最高动态范围/信噪比是 96 dB,实测最多是 90 dB 出头,当然,打死也比电脑的集成声卡强,毕竟有独立的ADDA芯片和独立运放芯片,集成声卡就一块芯片。因此我也不用测 RMAA 了,100dB以下都没有测的必要(再说也无法横向对比)。

实际用耳机听起来确实不是很细(你也可以说它很“模拟”,哈哈),可能我听惯了110dB以上动态的接口。经常有些发烧友看完我的评测去买专业声卡的,但现在 SmartFace 的定位非常清晰——不是给 HIFI 用的,就是用来跑 ASIO/Core Audio 这些专业软件的。
 

性价比(得分:5/5)以及总结

尽管如此,Smartface 给我们的印象不错,远高于我的预期,性价比我打5分。

作为一款500多块钱的音频接口,自然无法与千元的入门音频接口去比较,但比较难得的是它并没有对接口与性能方面进行打折,虽然体积仅比烟盒大一点,但专业接口 “都有”,甚至还支持 64-bit 驱动和苹果 CoreAudio 驱动。让我有点意外的是它的性能,甚至不亚于一些两千的接口,一句话:ASIO性能比它好的都没它便宜,比它便宜的(甚至有些比它贵的)性能都没它好。

虽然音质有所打折,但比起那款上千元但不支持ASIO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接口,SmartFace 显然更适合玩音乐制作的初学者(术业有专攻,不支持ASIO你只能玩玩K歌和QQ聊天),另外由于体积只比烟盒大一点,它同样还适合移动音乐人——就当多带一包烟。

最后一点建议就是他们网页(见页底链接),虽然今年才上线,但希望能做得全面一点(美工也很重要...)。另外中文名叫“美派”实在太诡异了,放着洋气的英文名不用——M-Audio 在06年总代理给它起个中文名叫“美奥多”,自然要OVER——大家吃过和路雪公司的“可爱多”雪糕吗?

 


 
MIDIPLUS Smartface 国内总经销

东尼音响——北京声矩数字旗下零售品牌 
网址:
100midi.com
地址:蓟门桥政法大厦B座210
TEL:010-8209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