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央视都转播的格莱美,毕竟还是属于米国的 “春晚”

/ 阅读:1698
作者: Hotwill

在吃饭时打开电视,无意间转到了央视的音乐频道,没想到播的竟然是 58 界格莱美..... 这才突然想起有这么回事,以前每年都会持续关注美国 4 大音乐奖的小编,现在却连格莱美什么时候举办都忘却了.....

今年除了乐视有进行网络直播外,央视音乐频道都转播了,实在让人诧异。 到底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关注格莱美?

格莱美,美国每年年度大型音乐评奖大奖,由美国国家与科学学会举办。与其他音乐奖项不同的是,格莱美奖项是由 “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 颁发,格莱美音乐奖的评选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在艺术、商业和技术上有着一套标准。所以不是唱片卖得好,人气好,公告牌排名高就一定会得奖,这也难怪在其他音乐奖项都曾叱咤风云水果姐姐 Katy Perry 陪跑格莱美七年至今还没有一座留声机奖杯。所以说,格莱美的标准偏老,口味一直偏向于在音乐流派(除流行)上取得较大突破的人。

虽然格莱美是老美的奖项,不过由于美国人实在太会玩,除了颁奖还整出各种表演活动,并且通过电视进行全球直播,格莱美也就逐渐成为了风靡全球的娱乐活动,甚至领导了音乐潮流。在打开国际市场之后,根据美国人一贯的尿性,会在提名中加入大量国际音乐人,比如 Adele,就像 NBA 一样,这样格莱美也似乎就不仅仅是只关于美国人民的事了。

总结,格莱美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好看和引领音乐潮流。不过很多小伙伴应该和小编一样,关注这些颁奖典礼的目的只有一个,除了好看的表演,更重要的就是淘歌了。奖颁给谁不重要,我们只需要入围名单。尤其在格莱美这种注重音乐本身的颁奖典礼,入围的作品除了好听,更是具有相当启发性的。

格莱美甚至有点 “先锋” 的意味,但近几年格莱美却被诟病越来越商业化。今年格莱美开场的霉姐实在是让小编很想关掉电视,低下的观众似乎也都知趣的玩起了手机.... 不过小编最终还是把格莱美看完了,惊喜是没有,却有些失望。奖项的颁发也可以看出格莱美的妥协,各位大咖都没现身,所以把 5 个将颁给了 Taylor Swift?显然【1989】这张专辑确实卖的很好,拿下最佳流行演唱专辑小编觉得实至名归,不过年度最佳专辑也给了【1989】小编实在觉得很不解... 另外最佳舞曲同样给了大热单 Justin Bieber&Skrillex《Where Are U Now》,要论先锋意味 Jamie XX 和 Disclosure 更加浓厚,至少也别错过了 Major Lazer 今年的大热单 【Lean On】。再说说表演,整场表演充满了致敬的意味,但缺少了以前的包罗万象,比如去年 Sia 那般惊艳的演出。当然小编并不是想吐槽今年的格莱美,想看吐槽请往这边:大家都不想承认自己竟然观看了这么无聊的一届格莱美

多了些炒作和商业的意味,格莱美更像是美国的 “春晚” 了,就分量和性质来说,格莱美也应该是美国的 “春晚”。虽然越来越像一个 “秀”,不过仍然不缺乏好音乐,比如横扫说唱 5 个奖项的 Kendrick Lamar,他的音乐真的非常突破。

想淘歌的朋友可以听听优斯迪吧电台的专题节目,相信会有很多收获:

http://music.163.com/#/program?id=16462403

似乎格莱美一直在走下坡路,那除了美国其他 3 大音乐颁奖典礼外,有没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颁奖典礼可以相提并论?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一般的主流颁奖典礼,基本上都是遵循 “谁红颁给谁” 的原则,并且都是以流行为主,就拿美国其他 3 个音乐奖项来说,一般格莱美是看音乐动向,而其他三个奖项则可以看出美国的主流音乐走向,但也不是说商业就一定不好,反而小编觉得 VMA 和公告牌越来越有意思了。

相较之下,欧洲较大的主流音乐奖,貌似只有 MTV 的 EMA(欧洲音乐录影带大奖)入得了天朝人民的法眼,反而是韩国的 MAMA 亚洲音乐颁奖礼有很多人看, 排除脑残粉的因素,水准也是一大要素,比如在此次格莱美打鼓的 Diplo 就曾跑到 MAMA 上打碟… 棒子在音乐上一向敢砸钱,除了制作上敢请 Skrillex 这样的人物,现场也是不含糊,并且和米人国人一样会玩市场和营销。

至于中国的主流音乐奖项,大家就请保留自己的意见,不过小编觉得反而是独立音乐奖项倒是值得关注,比如豆瓣的阿比鹿。不过就演出现场来说,似乎只有在跨年才看得到差不多的大阵仗,在内容上小编觉得还应该在努力一番。

不过音乐颁奖典礼的本质还是音乐,所以大家还是加油做音乐吧~

 

  • 还有“超级碗”、奥斯卡、NBA 全明星赛... 垄断了各行业的玩法啊~
    飞飞 评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