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麒元:从乐手到制作人的全能音乐之旅

/ 阅读:97
作者: 怡同科技


专访:陈麒元

陈麒元

音乐制作人

编曲师、吉他手、混音师

No Marry Studio 主理人、创始人


音乐多面手

制作人不仅要掌控音乐的每一个细节,更要理解歌手的灵魂。


陈麒元的音乐世界丰富多彩,他的工作涵盖了制作、编曲、吉他演奏以及混音等多个领域。目前,他的主要工作分为制作和现场演奏两大部分。在制作领域,他不仅负责编曲,还会亲自录制吉他部分,有时也会参与混音工作。他最希望被大家认可的身份是制作人,因为制作人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控音乐的走向和风格,实现他对音乐的整体构想。

在与艺人的合作中,陈麒元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他曾经为胡彦斌、王菀之、周延等多位知名艺人担任现场吉他手,并参与了他们的巡演和音乐节演出。他不仅能够精准地完成艺人要求的吉他演奏,还能根据不同的演出场景和风格,灵活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展现出强大的现场应变能力。


在风格中探索

音乐的世界里,没有界限,只有无限的创造。


陈麒元的音乐风格非常广泛,他几乎可以驾驭各种风格的音乐。他的大学专业是爵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律动类的音乐,如 R&B、Soul 以及流行音乐。他提到,自己是从流行歌曲开始接触音乐的,周杰伦、陶喆等歌手的作品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方大同的专辑《15》更是让他认识到了各个年代根源音乐的魅力,从而拓宽了他的音乐视野。

陈麒元分享了自己在不同音乐风格中切换的秘诀。他表示,自己在做制作人的时候,会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音乐的整体框架,包括歌手的形象、声音以及过往作品等。而在具体到编曲和演奏时,他会将之前的想法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乐器演奏中。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让他能够在不同的角色和风格之间无缝切换。

沟通作为音乐的桥梁

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成长的机会。


在音乐制作和现场演奏的过程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陈麒元分享了自己在与不同角色合作时的沟通技巧。他提到,在与专业的制作人沟通时,他会使用专业的音乐语言,如“块状”“点状”“律动”等,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在与对音乐风格不太熟悉的艺人合作时,陈麒元会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歌曲,观察艺人对哪些元素产生共鸣,从而洞察他们的音乐偏好,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音乐语言,为艺人量身打造出他们所期望的音乐风格。

此外,陈麒元还强调了在录音室和现场演奏中对音色和演奏内容的不同要求。在录音室中,他会更注重营造音乐的整体氛围,通过补充不同的频段和元素,让音乐更加丰满。而在现场演奏时,他则会更注重乐队的整体状态,通过演奏节奏吉他或主音吉他,加强现场的感染力和互动性。


设备与工作室

在录音室里,我追求完美;在现场,我追求真实。


陈麒元对音乐设备和工作室的搭建也颇有心得。他提到,自己非常喜欢研究音频系统,并且在搭建工作室时,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规划。他的第一个工作室是在居民楼里,主要考虑的是舒适和安静。而随着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意识到声场的重要性,并在后续的工作室搭建中,更加注重声学设计和设备的选择。

目前,他的工作室 No Marry Studio 位于深圳蛇口,是一个集制作、录音和演奏于一体的全能空间。他请了专业的声学设计师,对工作室的混响时间、功能分区等进行了精心设计。工作室分为制作区和录音区,制作区配备了高质量的监听设备,用于编曲和混音;录音区则可以录制吉他、人声等多种乐器。此外,他还设置了一个隔离室,用于录制吉他箱体的声音,确保录音的纯净度。

在设备选择上,陈麒元始终将音质与实用性置于首位,以确保能够精准捕捉音乐的每一个细节,从创作构思到最终录制,全程保障高质量输出。他对 Apogee 品牌的声卡情有独钟,其卓越的音质表现与便捷的便携性,让他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迅速投入创作,高效且出色地完成录音任务。

未来展望

我希望掌控音乐的每一个细节,从整体框架到细微之处,精准地呈现我想要的音乐风格。


陈麒元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仍然是制作和现场演奏,但他也有许多其他的计划。他希望制作个人专辑,包括与太太合作的流行歌专辑,以及自己的吉他演奏专辑。此外,他还计划开发一些音乐产品,如音源和录音室设备,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特色音色和制作理念分享给更多的人。

陈麒元凭借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和对音乐的热爱,在华语乐坛中稳步前行。他的音乐旅程是对声音的深度探索与精心雕琢,每一次编曲、演奏和制作都赋予了音乐新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素养,持续为华语乐坛带来新的活力,彰显了音乐的多元魅力与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