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实在是低:Alesis Elevate
玩多媒体音箱的朋友改玩专业监听,经常会疑惑:为啥不送音频线?——专业圈对 “桌面级” 和 “多媒体级” 的定义是 3 ~ 4寸,5寸以上由于通常都上架,难以确定线长,而桌面的宽度相对固定(啥?你桌子有十米宽?),其实专业厂商推出的桌面箱,如 M-Audio AV40 与 PreSonus E4.5,也附带了两米内的连线。
为啥桌面级一定是 4寸以内?因为...一直都这样...但现在有两个厂商不这么想,第一个是 Fluid Audio C5,可惜 Kevin 老师已离开 M-Audio,否则...第二个是 Alesis Elevate 5,这两对 5寸采用与多媒体箱一样的 “半有源” 设计,价格只是主流入门 5寸的一半!这让它在年初打入了北美销量榜的 TOP20,很意外。
现在 Alesis 再接再厉推出了 Elevate 6 —— 注意不是半有源,而是标准的双功放有源 6寸箱,但它的定价与目前的主流入门级 5寸一样——149美刀单只,是目前价格最低的 6寸监听。Alesis 曾是美式近场监听的 “标准” 之一,但近年泯然在众多的新兴监听厂商之中,它能否重振辉煌?
下面我们来评测目前市面价格最低的 5寸监听和 6寸监听!
























列个参数对比表,尽管同尺寸最便宜、做工也略简单,但规格与功能上 Elevate 两兄弟与对手们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很多地方甚至可以胜出:



主流入门监听通常设计成 “微笑曲线”,突出高/低两频,这不光讨好民用市场,单元也擅长(高音头擅长高频、低音单元擅长低频,中音单元擅长中频),所以主流入门监听其实是 “好听的监听”,销量大增的同时,它们背离了纯粹的专业监听。
Elevate 两个型号都没有尝试讨好民用市场,虽然是最低价的 5寸监听,但 Elevate 5 有一个让我们意外的平直频响,从 80Hz 到 16kHz 都很平,4k ~ 12k、100 ~ 125Hz 有两次小幅提升,但非常平滑,听起来很有 “整体感”。
相比目前北美榜 TOP5 的 Eris E4.5,其实两者 60Hz 左右的下潜很接近,不过 4.5寸的 E4.5 牺牲了从 250 ~ 500Hz 的一段频率,而 5寸的 Elevate 5 只牺牲了 80Hz 左右的频率。但贵出50美金的 E4.5 比Elevate 5 有更好的超高频表现,声场与高音乐器的质感都更好一点。
很多朋友担心 “半有源” 设计,因为标准双分频有源设计是 4块功放推 4个单元,而半有源音箱是 1块功放推 4个单元。如果你的房间不大,或者只在桌面使用,半有源的 “推力” 是足够的,就像一辆比亚迪 F0,虽然在高速跑不过奔驰宝马,但市里平时开六七十是没有问题的。

Elevate 6 官方页面 “Key Feature/主要特点” 部分的第一句话,不是它的设计瓦数或待机功能,而是 “Flat frequency response for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mixing,平直的频响,专门针对准确的监听与混音”。
与经典的 M1 Active MKII 风格很像,Elevate 6 原厂低频略 “肥”,将低频衰减 1格(-2dB)之后,它是我们在入门监听中测试最平直的频响,更像是万元以上中端监听的风格,不过为了如此平直的频响,Elevate 6 做了一些牺牲,2200Hz 的分频点比同样制式的 6寸都低,将高音头的精力放在了中频,16kHz 以上有一定程度衰减,声音整体比较收敛。
也许 Elevate 6 听起来不如其他监听那么 “好听”,但如果你是用于专业混音与纯粹的监听,它是目前最准确的。同时由于同价位监听都是 5寸,Elevate 6 实测 50Hz 以内的下潜并不是入门 5寸能做到的。


Elevate 5 目前在北美榜排12,有望进入 TOP10,Elevate 6 刚上市,目前只是 TOP50,根据之前的冲劲,小编感觉 Elevate 6 有望进入 TOP20。这是 Alesis 在 M1 系列之后监听类产品最好的成绩。
这两对监听都是 “同价位” 没有对手的选择——5寸半有源监听全行业只有两对、149美刀的 5寸监听全行业只有 Elevate 5 这 1对;它有比普通半有源 4寸监听更轻松的低音表现,同时还有前置音量旋钮、耳机接口、自动待机这些很方便桌面使用的功能。
而对于 Elevate 6,主流入门价位的 6寸监听都在 199美刀/只,Elevate 6 是 149美刀/只,这只是目前主流 5寸入门监听的水准,设计与做工并没有比入门 6寸明显下降,并且有着入门级最平直的频响曲线,在 “同价位” 上依然没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