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Bitwig走进法国老牌电子制作人Leonard de Leonard的音乐世界

/ 阅读:80
作者: 怡同科技


如果说每间录音室都讲述着一个故事,那么 Leonard de Leonard 的录音室就是一个千页的长篇史诗。这座由超过两公里线缆连接起来的设备宝库,展现了他三十年来跨越音乐流派、热衷于合作的音乐旅程。除了他的音乐制作之外,这位法国艺术家兼 DJ 还通过他的 Sound Provider 项目提供混音、母带处理和采样包。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Leonard最近印象最深刻的设备就是Bitwig Connect,他将其比作他音乐创作流程中多个环节的“瑞士军刀”。它可以在 Bitwig Studio 和他的 Eurorack 模块系统之间传递 CV 信号,为快速jam提供更多输入输出接口,还让他能通过触控方式编辑自己的工程文件,并让他在旅途中或沙发上也能进行创作。




Leonard 邀请我们进入他的工作室,演示了 Bitwig Connect和 Bitwig Studio 的一些用途。他还分享了诸多关于自己音乐历程的问题,并分享了当大家面对堆积如山的设备时如何保持专注的小技巧。






Q: 你是在本世纪初从巴黎搬到柏林的。当时是什么感觉?



刚到柏林的时候氛围更加多元。那时候到处都是极简主义风格,但也有很多电子、朋克摇滚,还有那种故障噪音音乐,甚至还有 noisecore。现在则更多是 techno。当然不全是,但比以前多了很多。




Q:我看到一张你当年和 DJ Funk 一起演出的照片。你还记得2009年和 Kid606 一起参加 Tigerbeat6 派对的情景吗?那时候你的音乐方向是怎样的?



那次 DJ Funk 的演出是在柏林 Maria am Ostbahnhof 举行的。就像我说的,那时候的音乐风格非常多样!有时候很难定义我的音乐。这也是我遇到的一个问题:我喜欢硬核 techno,也喜欢 tech house、disco等这类音乐,我也喜欢噪音和故障感强烈的场景。




Q: 你认为这种音乐上的多样性塑造了你的职业生涯吗?



有时候只专注于一种风格会更容易。这样创作者更容易知道他们大概会创作什么。可惜我做不到这一点!不只是艺术方面,我还做声音设计、混音和母带处理,也为剧院创作音乐,还和 Wilson Gonzalez 组了一个乐队(A Black Rainbow)。我喜欢这种多样性。




Q: 你现在工作室的布局是怎样的?



我现在有两个区域。一边是合成器和鼓机部分,另一边是模块化系统。我喜欢先用电脑做一个基本律动,然后用音序器来找灵感——这是一个很好的做出有质感的声音的方式。接着我会问自己:“现在我需要什么?”可能是鼓或者其他元素。

地面上我还放了很多机架效果器。我对它们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以艺术家的身份使用它们,比如“让我们把这个音色经过这个移调器录下来”;另一种是在混音阶段用压缩器等工具进行微调。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Q: 那 Bitwig Studio 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我几年前开始使用 Bitwig。我主要的宿主软件一直是 Cubase,至今仍在使用。但现在我总是用 Bitwig 来开启一首新曲子。我非常喜欢它可以弯曲音符的功能,以及无处不在的调制功能——LFO、波表 LFO、包络等等。但我最喜欢 Bitwig 的地方是它的创作过程非常自然。对我来说,它非常容易上手,同时又可以边循环边编排。我现在做音乐的速度是以前的十倍。Bitwig 可以很深,但最棒的点是它简单易用,非常适合我的思维方式。




Q: 你用不同的方式使用 Bitwig Connect 。它是如何融入你的工作流程的?



我喜欢 Bitwig Connect 的一点是,我可以在家里用,去法国的时候也可以带着它。上次旅行我就带了一台小型 Moog 合成器,Werkstatt 和 Bitwig Connect。在路上我还能用 Bitwig Connect 对它进行调制。太棒了。在录音室里我保留着大型声卡,但如果我想接入某个设备而不想改动我那复杂的接线设置时,就可以直接插进 Bitwig Connect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Q: 所以你也并不局限于录音室,而是能在其他地方工作?



没错,这就是我喜欢 Bitwig 的原因之一。我喜欢那种不被束缚在录音室里的流动感。就在昨天,我还在沙发上玩了一段 Loop,后来回到录音室继续添加内容。“现在我需要一些合成器,那就来录制吧。”然后昨晚我又做了些编辑。所以我很喜欢这种不用待在录音室里就能工作的自由。




“我喜欢那种不被束缚在录音室里的流动感。就在昨天,我还在沙发上玩了一段 Loop。”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Q: 你已经做了30年的音乐了。随着技术的发展,你的设备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刚开始做音乐的时候,电脑还没有音频功能,只有 MIDI。我一开始用的是 Akai 采样器、鼓机和合成器,录音靠 ADAT。之后我们才开始有了 VSTi 插件音频。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卖掉硬件,“我们不再需要实体设备了。”但没过多久大家又纷纷买回硬件……



Q: 那你有没有卖掉你的设备?



我很幸运一直保留着大量的设备,因为我收藏了这么多年。对我来说,现在的设备配置已经很完整了。录音室最近一次升级是我做的布线工程。光是把这些设备全部接起来就用了两公里的线缆。但这真的让我的工作更加顺利了。

以前如果我要录音,得绕到设备后面去找特定的效果器,比如 Eventide 加某个压缩器,既费时又麻烦。而现在我可以轻松地说:“试试这个压缩器加移调器,再来个压缩器和均衡器怎么样?”直接就能试。虽然重新布线并不好玩,但它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Q: 现在有什么音乐方面的事情让你感到兴奋?



我已经有三四个 EP 准备好了,会在明年发布,还有一些曲目会出现在合辑中。总是一样的情况:一旦你开始受到关注,大家就会找你帮忙做混音或母带处理。于是你就没时间做自己的作品了。不过多亏了 Bitwig,我完成了很多曲子,所以我对自己的新作品即将到来感到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