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设备“奥斯卡”:2022 TEC 大奖详解【话筒&话放篇】
本文是《2022 TEC 大奖详解》第二篇,我们把今年 21 个奖分为 7 篇短文,大家可点击链接快速查看:
①声卡&DAW篇 ②话筒&话放篇 ③音箱&耳机篇
④软/硬件乐器篇 ⑤软/硬件效果篇 ⑦DJ、App 和教育篇
~ —————————————— ~
年度录音话筒提名
~ —————————————— ~
1. Audix A127 (美金 $1999)
一直以为 Audix 是中端定位,没想到这只这么贵,查了一下原来是旗舰。
看咪头很有 DPA 的感觉,测量级的频响 (10Hz~20kHz/±1dB)、金属振膜 (高瞬态)、无变压器 (7dBA 底噪)、28mV/Pa 灵敏度,总之 >>官方参数<< 爆棚,而且 Made in USA,虽然定位管弦乐录音,不过真的比很多测量话筒更准。

2. Earthworks ICON PRO (美金 $499)
拿奖大热门,Earthworks 也在改变定位,以前定位高端,去年推出了”入门级“的 ICON USB 话筒 ($349 美金) 和 XLR 版本的 ICON Pro,亮点不用听都能看出来——
不锈钢机身非常骚气 !
留意这两只都是电容 (应该是驻极体),因此跟 Shure SM7B (动圈) 没有可比性,为什么带有 ADC、话放和耳机接口的 ICON USB 更便宜?Shure MV7 也比 SM7B 更便宜啊..

3. Samar Audio Design AL959 (美金 $1299)
非常另类的”立体声铝带话筒“,因此造型超长,还以为是一碌甘蔗,Made in USA,从 1.6mV/Pa 的超低灵敏度看起来是一只传统铝带,千万不要开 48V,而且要小心养护。
不过铝带话筒在国内几乎没有市场,就留给专业录音师去研究吧。

4. Sanken CUX-100K (美金 $3399)
日本人的话筒也很奇怪,不过双咪芯的设计之前 SONY C-100 也有过..
但没见过”长方形电容咪芯“
话筒背后有三档功能,心型有两档 (Near 近场和 Far 远场),还有全指向 (背面没有咪芯,不知道它是怎么做的),最关键是官方参数说”双分频“能录制 100kHz 频率 (你要用 192kHz 录音),我们知道人耳也就听到 20kHz,婴儿能听到 30kHz,狗能听到 50kHz。
100kHz 是要录给狗听吗?


5. TELEFUNKEN TF11 FET (美金 $895)
Telefunken 居然出了这么便宜的电容话筒.. 依然美国制造,参数和元件都不用考虑,就是冲着情怀去的,要知道一百年前 Neumann 就是给 Telefunken 代工而起家的,当然现在的 Telefunken 也是诈尸的,不是原班人马,就像某宝上的”南极人洗衣机“一样。
我看到某宝迅速出现了国产高仿版本,只要 2000 多...

6. Townsend Labs Sphere v1.5 (新版软件)
”一个打十个“的 DSP 数字话筒,不了解的可以看我们 >>几年前的评测<<我的印象中他们每年都有提名,创始人的背景真的硬..
新版软件又加了四个话筒 (如下图),目前免费的话筒已经有 34 只,我觉得已经太足够了,不够你还可以付费购买... 但最关键的升级是增加了一个新功能:
IsoSphere 声学校准
为降低房间混响,很多初学者都会买”隔音屏“,但隔音屏会带来新的音色改变,IsoSphere 就是为了消除隔音屏的染色,同时又减轻了房间混响,但说实话.. 我觉得隔音屏对音色的影响很小.. 不是土豪就别考虑了,如果是土豪——直接装修房间啊!

~ —————————————— ~
年度扩声话筒提名
~ —————————————— ~
1. Audio-Technica ES947C/XLR (美金 $199)
连会议话筒也提名了?好像也属于”室内扩声“..

2. DPA 4488 CORE Headset (美金 $940)
行业标准 Core 系列升级,没啥好说的,升级了”三点支撑“系统,声音应该不变只是稳定性提升,还有IP58 防尘防水、可选两种指向 (全指或心型) 和三种颜色。

3. Heil PR 37 Vocal Microphone (美金 $269)
没有什么特点.. 花点广告费上来亮个相的...

4. sE Vintage V7 Handheld (美金 $116)
sE 推出了四只”Vintage“系列的话筒,声音应该没有任何变化,关键是价格也不变。目前 sE V7 有四个换壳版本 (老板很懂零售啊),我最喜欢的还是不锈钢的 Chrome 版本。

5. Sennheiser MD 445 (美金 $499)
拿奖大热门,森海的旗舰手持动圈,确实贵.. MD435 是心型指向、MD445 是超心型。虽然官方说用了”超轻的铝圈“,但灵敏度也就 -55dBV/Pa,和 SM57 没什么区别。
亮点是集成”反馈抑制功能“
虽然我没用过,但如果真能抑制啸叫,那也值这个钱 (不用另外购买反馈抑制器了)。

6. Shure DuraPlex DL4 (美金 $319)
2021年话筒行业特点就是”跨界“,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Shure 也推出更多的”小蜜蜂“,之前的 TwinPlex 太贵,现在 DuraPlex 价格更好,四种颜色可选,依然有 IP57 级防尘防水,官方视频直接就是放水里录音..


~ —————————————— ~
年度话筒放大提名
~ —————————————— ~
1. Audient iD4 (美金 $199)
是不是搞错了,居然放了一款声卡...我们 >>有评测<<
官方说 iD4 的话放来自他们的 ASP8024 控制台,确实我们实测发现它的 THD 和 IMD 失真都高于同级声卡,看起来 RMAA 分数较低,原来是为了有控制台”内味儿“。

2. Black Lion Audio B173 MKII (美金 $449)
3. Black Lion Audio B12A MKIII (美金 $399)
黑狮有两项提名,拿奖概率大增,不过都是入门级话放,我感觉也没啥好说..
B173 是模仿经典的 1073 话放,而 B12A 模仿经典的 312A,Warm Audio 也有类似的 WA12,大家可以看 >>我们的评测<< 了解下。


4. GC Audio Inherit (欧元 €1740)
这个有点意思,看样子就很牛逼,价格也很牛逼。号称
号称业内首个”换芯“话放
下图五颜六色的盒子是变压器
更牛的是还支持”热拔插“
四个盒子分别有 Carnhill、Lundhal、Jensen 变压器,还有一款带电子管,你可以单独买 Rack 机架或者盒子,也可以买套装,全套四个盒子买齐是 €3580。讲真这就是非常高级的 500 系列..


5. Heritage Audio HA-81A (美金 $1199)
近几年火起来的新品牌,和德系、美系话放不一样,
这是西班牙制造的
没有什么可说:功能多 (能看出来)、做工好 (官方拆解图)、海量推力 (80dB 增益,可以推传统铝带话筒),有轻微变压器染色 (THD 0.05%),声音参考 1073,如果你已经有了其他标准话放,这可以作为副机玩玩。


6. Millennia HV-316 (美金 $3500)
必须吐槽官网,这么贵的设备,官网只有一张不清晰的图片,和一大堆参数.. 不过 Millennia 的魅力是——你要盲听对比其他话放,才知道贵在哪里。我当年也是盲听时被种草的..
HV-316 是个 16 路 Dante 话放,算起来每一路才 $216,算是 Millennia 最便宜的话放,参数也自然比 HV-3R 略低,由于面板没有任何按钮,所有功能都要软件里调节,因此也是针对广播和扩声的,一般录音棚和音乐人还是用其他型号吧。


~ —————————————— ~
年度无线技术提名
~ —————————————— ~
1. Lectrosonics DBSM / DBSMD (美金 $1774)
2. Professional Wireless Tour 系列 Helical 天线 (美金 $450)
3. Sennheiser Evolution Wireless Digital (美金 $699 起)
4. Shure Axient Digital ADX5D Portable 接收器 (美金 $2500)
5. Waves WRC-1 WiFi Stage Router (美金 $599)
【无线技术奖项】之前是针对现场设备,但现在情况大家也知道,很多现场的厂商业绩都腰斩,活着就不错了,新产品更不用提,Waves 是以色列公司,全球疫苗接种最高的地区,研发还算顺利。
WRC-1 挺有意思,它其实是一款路由器,直接整合上了无线耳返功能,还能 APP 控制,我觉得这代表了今后现场设备的方向,当然,它只支持自家的 eMotion LV1 调音台系统。

6. RODE Wireless Go II ($299)
很高兴”个人无线系统“能上榜,RODE 是这类产品的开创者,我们也是它的第一批用户。
Wireless Go 去年升级到了二代,实现了”一拖二“,同时稳定性和传输距离也有提升,还增加了内置录音 (无需 SD 卡) 和更细致的十档增益,续航时间也更长。

短视频和直播的市场如此巨大,以至于 RODE 的跟随者众多,最恐怖的是巨头的加入,
大疆也发布了 DJI Mic
这是降维打击般的存在,与 Wireless Go 同样的价格,DJI Mic 带有像 Airpods 般的便捷充电盒 (虽然也不是 DJI 首创),有触摸屏、磁吸(发射器)设计、250米传输距离、同时录不同电平的两轨 (避免过爆)、而且音质貌似更好。
不知什么原因,DJI Mic 发布了好几个月还没上市 (缺芯?),RODE 还可以喘息一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