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更适合音乐人的电脑
你的音乐工作室中哪个设备最重要?
你可能会说监听音箱,话筒,宿主软件,甚至怀疑起了房间声学...
没错!这些都是决定工作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不得不找出一样设备作为整个工作的核心,我想那一定是你的电脑了。
在这个数字音乐时代,如果没有电脑,大多数的工作室将无法进行录制工作(除纯模拟系统工作室外)。所以,一台质量上成的电脑,是决定你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关键。

开始讨论前先做出一份免责声明:
选 MAC 还是 windows PC?
这个永远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做回答...

国外根据 WINDOWS 与 MAC 用户的生活方式作出的对比图
小编一直认为它们只是单纯的操作系统不同而带来了不同的操作体验,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随意选择就好,性能方面是由电脑内部硬件配置决定的,你选择的平台不会对你的音乐质量产生太大的影像,千万不要听信一些“只要做音乐就一定要买×××电脑”的谣言,这真的只是一个喜好问题。
为了这种问题绞尽脑汁,小编觉得不如多花些时间在你的音乐创作上,创作出好作品获得的成就感,远比与它人对无用的问题争个喋喋不休来的爽快,不是吗?

下面关于电脑配置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
1.内存(RAM)
如果你是个全能音乐人,录音、混音、编曲样样精通,那么建议你的电脑应配备大一些的内存,小编认为至少要16G。
如果进行编曲工作经常使用到音源,音源工作时会占用大量内存空间,如果使用如 Kontakt 一类的音源采样器,内存的占用还会持续增加。再加上正常 DAW 中的音频加载、编辑、界面效果等等,常见的4G、8G的内存或许有些吃不消。
当然如果你有更高的制作需求,也可以配备更高的例如32G内存。现在这么高的内存很少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但台式机已经相当普遍了,如果你不常进行移动工作,较高配置的台式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2.磁盘存储
小编认为如果你的工作常以录音、混音为主,其实对磁盘存储容量并没有很高的要求,小编以录制的一场音乐会分轨为例,时长1个半小时,采样率 24-bit/48kHz,占用磁盘空间 10G。
但如果你的工作常以编曲为主,那么 10G 对于你来说可能只是硬盘中最小的采样音源的体积...
没错,对于常进行编曲工作的朋友们来说,最占地方的肯定是自己的宝贝音源了。这种情况小编建议最少要使用 500G 的硬盘来存储数据,很多编曲人习惯移动工作,如果使用移动硬盘来存储的话必然带来行动上的不便。
在磁盘类别的选择上,强烈建议大家选择固态硬盘(SSD)。其自身的传输速度,稳定性,低功耗等特点都要优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尤其是传输速度对于采样音源的加载效率非常关键。
当然我还是建议朋友们配备一个或几个移动硬盘用于大型音源的存储,类型方面还是建议高效的固态硬盘,如果你的文件过于繁多占用空间很大的话,建议可以购买磁盘阵列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
3.显示器
大多数人使用笔记本自带的显示器制作音乐,还有不少朋友喜爱外接一个更大的显示器进行制作。小编认为在更大的屏幕上进行混音、MIDI编辑工作会更加直观高效。如果你的电脑支持连接两台显示器,这再好不过了!你可以将 DAW 中的音频编辑、混音、MIDI 卷帘等窗口统统分开放置,让操作更加便捷。
4.接口与线缆
这个很重要!很多外设通过不同的接口、线缆与电脑相连,比如音频接口,MIDI 控制器,显示器,硬盘,耳机,鼠标,键盘等等。现在的接口样式繁多,USB 2.0/3.0、USB-C、雷电2/3,看似相似的名称,功能却大不相同,所以一定要确保外设与电脑之间接口、线缆等相匹配。
5.CPU速度
其实这个问提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像原来那么棘手了,现在最差的电脑也是双核了,足以应对一些小型音乐制作。这并不是说你不应该去配置更多核心、速度更快的 CPU,例如你经常进行混音工作,插件的使用就很占用 CPU 资源,重点还是要根据你的需求来选择,就如同挑选内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