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q 2.0,M-Audio 重新杀入DJ市场

/ 阅读:822
作者: 飞飞

 

笔者从去年年中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件事情。曾经我们一直把 “EDM” 理解成 “Electronic Dance Music” 的缩写,意指 “电子跳舞音乐”。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上突然出现了一群 “EDM Haters”,目标主要在于鄙视榜单(比如Beatport Top 100)中的商业流行音乐,但是往往他们自己热爱的却是笔者曾经一直认为的 “电子跳舞音乐”。起初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国内特有的情况,可能是翻译错误造成的误解,但当我看到 Facebook 上也出现了这样的人时,我有点慌了。

诚然,笔者也是同意某些 “EDM Haters” 的观点的,比如很多商业音乐制作缺乏诚意,把更多的钱花在了名不符实的宣传上。但,一味去贬低这些商业流行音乐也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高质量和流行也并不是不可兼得的两个元素。

当然,我也很感兴趣除了自己,别的人是怎么想的。所以笔者这次也邀请了四位朋友(他们都是中国电子音乐界的积极力量),分别都提了三个同样的问题。同时我也希望各位看官可以畅所欲言,观点没有对错,表达出自己所想即可。


 

首先,第一个问题:  

问:你觉得 “EDM” 是什么?能下一个定义吗?

Chace(Blacklist 组合成员):

个人认为EDM就是可以让人随性舞动的电子音乐,能让人跟着跳舞很重要。

mAjorHon:

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直译电子舞曲,顾名思义就是让你会跟着律动、想跳舞的电子音乐,那么很多现代电子音乐都符合这个特性,我个人对这个词没有什么特殊看法,也不知道从何开始EDM就成了粗制滥造电子舞曲的代名词。

Dizzy Groove:

很难下定义。作为舞曲分类的话,大概是商业舞曲、大场地舞曲和流行歌曲这三者的交集部分。

电板鸭:

EDM 在我理解意思中,并不会代表字面上“电子音乐舞曲”的意思,而是以美国为主导力量产生的偏商业,适合大场合音乐节,通俗电子音乐舞曲的代名词。EDM 最大的意义是拓宽了电子音乐舞曲的受众面,甚至扩散到流行音乐的乐迷中,大量的结合不同类型,使之进化产生成为最好的商业模式。



问:你觉得为什么现在对 “EDM” 的喜爱或者厌恶会出现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

 

Dizzy Groove: 

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EDM 爱好者和传统意义上的 Party Animal 在对音乐的感知上有很大的差别。前者可能更喜欢外表光鲜的东西,对其内在是否也一样精致并不在乎;而后者注重的是内在。这就导致两伙人都觉得对面那伙人喜欢的音乐不好听,对面那伙人去的派对不够酷。

就从这两伙人对 DJ 这个角色的看法来看吧:我多次看到(听到)EDM 爱好者说 DJ 是帝王,播放 EDM 的 DJ 也称自己站在 DJ 台后面时有种帝王般的感觉。而对面那伙人更喜欢用“巫师”来形容 DJ。由此可见这两伙人对舞曲、对舞曲艺人、对派对的理解都是截然不同的。

电板鸭:

首先我必须承认,在 EDM 刚出来的时候我是很反感的,现在反而能够去客观的看待了,当然偶尔依然会忍不住黑一下……我不好说大家喜欢的原因是哪些,但我能够很确定有人反感的原因:

第一就是用一个广义概念的名词,去仅仅表述一个商业体的范围,电子音乐舞曲从很早就有 Underground概念,90年代 Rave 文化就是地下文化代表,就是区分主流和地下而用,所以老的一代乐迷都不会乐意接受

第二就是“一粉顶十黑”,太多年轻化的 EDM 粉丝,在接触时间短,不了解历史和电子音乐整体概念,就妄自大发言论,就算是很小一部分人,一样会招人厌烦,这就和 EXO 粉 TF 粉一个道理吧。

mAjorHon:

我的猜测是某个群体被动了蛋糕。有很多制作优良和比较洗脑的 Brostep 和 Progressive House(歌曲或制作人)忽然间红红火火,占据了半壁江山,随后更有异军突起,大家都跟着去做这些类型的电子音乐,更借着互联网的东风,传遍世界各地,使得某些风格的电音黯然失色。

那么在这种突然失衡的局面下,问题就来了,某些风格的忠实拥趸B格(当初听电子和爵士都是满满的逼格)遭到了打击,便怀有妒忌心,以“太格式化”“制作太简单”“无内涵”等言论去攻击当红的电音风格,当然明白人都知道是强词夺理偷换概念

现在任何一种新的音乐风格,在互联网时代下,只要火了,就绝对会遍地开花,那么很自然会出现优秀的作品,相似的作品,简单的作品,无内涵的作品,如果一棒子打死的话那是不是有点儿过了?

Chace:

现在粗制滥造的现象真的蛮严重的,更有太多的歌曲在音乐上毫无创新,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这些歌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讨厌自然有讨厌的理;但是认真听歌、会独立思考的听众是不会说出 “讨厌EDM” 这种一棒子扫的不成熟的话的。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要脱开“EDM”这个范围,来问一个无论是我还是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很想问的一个问题:

 

问:你对中国电子音乐的现状有什么看法? 

 

Dizzy Groove:

这个问题还是留给大佬们回答吧。

电板鸭:

其实对中国电子音乐怎么看,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地方问我哈。中国新老电子音乐制作人都认识很多,甚至参与过那会中国第一张DNB专辑,孟奇的山水恋的发行企宣。

整体上我依然对中国情况持有看好的观点,看到很多人一步步走出国门,和国际厂牌公司接轨,早期的像B6,MHP,Dead J,山水唱片等,新的又有Yuan,朱刚,Samurai Mal 一类,都是很好的期望。

我曾经在群里骂过一个抱着"中国制作人只会抄袭"的观点的人,但与此同时,我又很反感那些不痛不痒非要加上所谓“中国元素”的玩意儿,但一个国家制作水平终究会有层次不齐的现象,只能说在这个制作门槛降低的年代,能有很多有质量的制作人走出国门,个人并不看好国内音乐发展市场。

mAjorHon:

现状来说的话,还是蛮尴尬的,做得棒的人不少,真在“欣赏”的人不多。“国人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国人根本做不出来像样的电子舞曲!”,“和国外的电音一比,这里明显就Low了。”这些话我们听得还少吗? 估计国内制作人要是把所有资料改成来自美利坚,并且套个白人头像会吸引三倍多的粉,并有神秘力量提升作品质量 -_- ?

最后,还是要感谢互联网给了电子音乐创新的机会,笑看 Hater 们撕逼去吧。

Chace:

有努力带动国内 EDM 进步的制作人,也有原地踏步的制作人;有对国内 EDM 充满信心的听众,也有不看好国内 EDM 发展的听众。我们现在还在学习和借鉴的步骤上,这段路程是必经的,我们一定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轮到我们树立风格的日子也不远了。

 


 

结语

不管怎样,笔者作为一个电子音乐制作人,总是不希望优秀的作品被偏见所掩盖的,也不希望本来很好的作品被套上了贬义的分类。这也是笔者整理这几位好友的看法的原因:在谈论比如 “EDM” 这样的缩写名词之前,还是先了解一下 “EDM” 到底是什么比较好。

 

 

这个势头曾经很猛的、曾冲到过第三位的DJ软件——Torq 是怎么式微的?不太清楚,但 Avid 产品线太长无暇顾及肯定是一大原因(我都说了,这个可以没有..)..不过居然没有停止开发,升级到了 2.0。

首先还是理念问题,开放了,果然是 Avid 大主题,现在可以独立跑软件,也可以用任何第三方DJ数字台子来控制。

其次(先别管功能),我注意到很有趣的一点,就是 Torq 2.0 是由 A.I.R.团队开发的(不是那个破解的AIR小组),就是以前的 Wizoo 小组,知道的人不多吧,我也懒得介绍...不过这个团队是世界第一流的虚拟乐器、软件合成器和效果器研发团队,开发 DJ 软件不知道会不会带来一些创意?

另外网页也改版了:http://www.torq-dj.com/

亮点:

1、与开放的 Pro Tools 9 一样,Torq 2 也开放了,可以用集成声卡跑,支持第三方 Numark 或者 Vestax 控制器
2、用户界面重新设计,界面可以自定义,移除不必要的部分(我希望 Pro Tools 工具栏也能移除...)
3、支持高达四台 Deck(向 NI 的 Tracktor“学习”了...)
4、每台 Deck 支持其中四种机内效果(新增到共13种)和一种 VST 效果器(不是 RTAS,更加开放)
5、Traq Morph 专利 Crossfade,可用四种效果来做横推

(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