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频巅峰:ADAM S2X/S1X
前言
没想到我会乐意把一个系列的所有型号都写一遍,快成 ADAM 专家了。上次写的 ADAM S3X-H 几乎是我听过的 Near-Field Monitor 里面最完美的,不过这里验证了一句话:最好的并不是最适合你的。一来六万的报价太贵;二来是太大,我的工作室就是客厅,而客厅放一对这么大的音箱跟放个飞碟似的,有些突兀。
于是我明白了,我更适合双分频小音箱,也就是普通人说的“书架箱”,我认识一个玩车的朋友,换了很多车之后安定下来开德产 BMW 325(六缸,不是新国产的四缸涡轮增压),放着更贵的5系不上,就开325,据说运动性能更好。
讲回音箱,一直有朋友问上几寸几寸的(每一两周就有一个帖子),我总是说6寸以下是功能型音箱,欣赏和混音必须上六寸,至于六寸与八寸的比较,一直有两个悖论(只针对有源音箱):
- 一般六寸有源监听的声音不够“开”,下潜不够,很难有六寸音箱的声音能把你“包起来”;(制作上,要想在六寸音箱上好听,必须用六寸以上的音箱来混)
- 八寸音箱最大的问题是慢,相比起六寸有一点“拖泥带水”,一是单元的物理限制(六寸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二来是因为有源音箱内的功放无法做得很大。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双六寸 + D类放大,因此 ADAM S3A 成功后市面上又多了一大堆双六寸。
总结一下上面亮点,大家记住八个字就行了:六寸不“开”,八寸不“快”。
ADAM S2X 的解决方式很有意思:7.5寸单元(S1X是6寸整,而不是6.5寸),之前我们评测的 Dynaudio BM5A MK2 其实也是错位战:6.9寸单元,不过依然没有改变它的优良传统:慢...而且导向孔后置。作为最贵的双分频之一,ADAM S2X 几乎是双分频书架有源音箱中的唯一希望:单只300W(等效450W),加上前置导向孔,以及最快的 X-ART 高音和 HexaCone 低音。
我们来看看这两对市面同尺寸最贵的双分频音箱表现如何(PS:我其实还期待 KRK E8B,也是双分频8寸,不过将近五万RMB的价格已经够买 S3X-V 了...)。
外观篇(4/5)与技能篇(5/5)
S3X-H 的外观篇我打了五分,那种扑面而来的机械感让人非常震撼。不过 S2X 与 S1X 感觉就没这么震撼了,给了四分,个人偏好吧。
另外一个原因:作为超高端双分频有源箱,重量并不是很突出,S2X 比我的 Focal Solo6 Be 大一圈,不过重量一样,S1X略比 Solo6 小一点,重量与一个五寸音箱一样,6kg。虽然重量不能说明什么(毕竟是D类放大),不过我感觉起码是可以抑制一下箱震,我觉得我非常希望往里面塞一个铁块...
参数方面,怪兽级别的SX系列依然是横扫同级音箱...先别说音质,首先参数上就是一个巅峰(见下表)。
PS:S1X 的控制旋钮在音箱背部,另外旋钮没有“一卡一卡”的地方,这点没有 S2X 体贴。
ADAM S1X | ADAM S2X | KRK E8B |
Focal Solo6 Be |
|
重量(单只) | 6 kg | 11 kg | 30.4 kg (天哪...) | 11 kg |
低音功率(额定) | 200W | 250W | 140W | 150W |
高音功率(额定) | 50W(等效200W) | 50W(等效200W) | 120W | 100W |
高音单元 | X-ART 气动高音 | X-ART 气动高音 | AlBeMET 反式铍高音 | Focal 反式铍高音 |
低音单元 | 6.0 寸 HexaCone | 7.5 寸 HexaCone | 8 寸 | 6.5 寸“W三文治” |
最大声压级 | 113 dB | 120 dB | 115 dB | 115dB |
官方报价(只) | USD 1400 | USD 2250 | USD 3250 | USD 1295 |
图片自己看~(下图均可点击放大)
音质篇(得分:5/5)
接口:Marian Seraph AD2、M-Audio C600(Apogee Symphony 还没到呃...)
线材:Neutrik NC*FXX、Mogami Ganlex 2534(卡农口输入 Turbo 6,音量开中间,<150Hz 衰减一格)
- 频响:整体而言,S1X 与 S2X 比上次的 S3X-H 亮些,SX 有个特点是音量旋钮,音量最小时声音最收敛,音量越大时声音也越亮(我觉得 S3X 在我家比较收敛的一大原因可能是音量开得还不够大),大家可以根据偏好进行调整。当音量放在中间时,S2X 的频响有点接近 RM2 的样子;
- 泛音:讲过很多次,非常有特点的 X-ART,可以看回 S3X-V 评测;
- 低音: 重点在这里,开篇我就讲了两个悖论:六寸不“开”、八寸不“快”。但 S2X 可以说是我遇到的第一对“又开又快”的双分频,虽然声音的“离箱感”与 Solo6 和 RM2 同样优秀,不过 Solo6 和 RM2 的低频都无法将你“包着”(<150Hz 处可衰减也可不衰减,感觉都可以,我客厅中经过反复对比后衰减了一格,有点像当时调 KRK VXT6...);
“又开又快”所带来的结果是低音的清晰度,不能说我以前听的双分频都是低音模糊,但 S2X 上低音细节异常清楚,声部、音头、腔体都听出来了,我觉得BASS手会上瘾...由于没有听过同价位的双分频(例如 E8B 和 MeGeithain),不知是 S2X 过分清楚、还是声音本该如此。
- 衔接:一如既往的优秀,新的发现是 X-ART 负责的中频区域比普通高音头更多一些,不过毕竟比三分频少一个单元,中频细节比两个 S3X 少一些;
- 瞬态:这是另一大特点;鼓皮感/喷音非常明显,其他音箱也有,但 S2X 几乎是双分频中目前唯一能明显听到喷音的低频,之前在优秀的双分频上(如 KRK VXT),田震或梁静茹的喷音你只能听到中高频,但 S2X 上是有低频的(S1X上表现弱一点),由于 S3X-H 比较收敛,感觉贴皮感比 S3X-H 还要突出一点(不能说是优点,但一定是特点),这会带来一个体验:更近,听到喷音的低频就像你把耳朵贴到主唱的嘴上。
- 声场:离箱感非常好,虽然很不甘心,不过 S2X 的细节确实比 Solo6 更多,听交响乐时,远处的乐器比 Solo6 更加清晰,身临其境;加上空前的贴皮感,近的尤其近,而远的又很远,纵深感是前所未有的。
- 功放:低音的稳定性之前我只在 VXT 评测时提过一嘴巴,VXT6 上非常突出,但 VXT8 就弱一些(因此我其实更推荐 VXT6),可能 S2X 的尺寸更好推(7.5寸),可能是 ETON 的 HexaCone 蜂窝单元更轻,也可能是 S2X 高达250W的B&O功放给力,总之中低频的体验都是双分频上前所未有的。
上面讲的 S2X,最后提一下 S1X,这对6.0寸的音箱(不知道将它定义成五寸还是六寸),体积上与普通五寸几乎一样(重量与普通五寸也一样),家里还有一对 ADAM Artist5,体积完全一样。声音与五寸完全不一样,虽然无法与大音箱对比,但可以说是我听过唯一有“离箱感”的小音箱,不亚于任何六寸(当然,价格也不亚于六寸...)。顶级的五寸有源音箱我听过 Neunamm KH120 以及 Focal CMS 50,都不满意,S1X 是第一对满意的小音箱。
选购篇(得分:5/5)
如果没有特殊的体积限制(例如演播车和桌面多媒体),我建议狠心一把上 S2X,S1X 的报价高达1400USD/只,你就不如上最新的“平民双七寸” A77X 了...但 S2X 几乎是不可代替的,它的下潜甚至比普通的八寸多、速度又比六寸快,无论声场、瞬态、低音表现、细节可以说双分频有源中无敌,双分频有源能玩到这个样子,我只能寄希望于天价的 KRK E8B 了...(尽管如此,我不会抛弃家里 Solo6 的...)
ADAM S1X 与 S2X 无论从参数还是声音都应该是我听过同尺寸中最出众的,同样出众的还有他们的价格,应该是双分频有源监听中最贵的几个之一,这个价位尼玛确实就是两分钱一分货,得花更多的银子换取接近顶峰时的一点点不同...适合有米的、又不习惯三分频声音与体积的、或希望上顶级有源书架箱的专业发烧友。如果你是混音师,S2X 可能是你听过最特别的双分频有源监听。
Adam Perfessional Audio 中国总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