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高端:Superlux HD685
世界杯又到了哈,小编给大家讲个笑话:国足。我讲完了...
笑得有点心酸,相对于国足,国内的制造业——上至汽车、下至音频设备,也不过如此。尽管已在为世界一线品牌做代工生产(OEM)、甚至代工设计(ODM)几千/上万元的顶级设备,但华人自主品牌一直仅集中于低利润的入门端,陷入高仿与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最新的 HD685 耳机让人眼前一亮——完全不像 Superlux 出品。之前他们家“旗舰” HD681 EVO 只卖到199元,但 HD685 来到了499元——而且找不到与它外观相似的国外品牌(尽管 HD681F 看上去如此地接近 AKG),这一点首先已值得称赞。
当然,我们更希望它的内在同样能有不错的表现,下面评测开始~
(所有图片点击放大至 1280 x 960,或鼠标右键选择“在新标签中打开图片”)
HD685 不是 HD681 的升级,官方定位也不是专业监听,而是 High Definition Stereo Headphone(高解析度立体声耳机)。同时,作为一款全封闭耳机,我们认为它更偏向于特定的使用人群,例如对隔音要求高的 DJ、录音乐手或者歌手。
官方在产品单页的第一句话介绍是:“Designed to reproduce a tight bass while also featuring a sweet and clean mid-high sound profile”(专为紧致的低频、与甜蜜而干净的中高频而设计)。这与我们的实际听感与测试一致。
“紧致”的低频来自 60Hz~80Hz 附近的提升,加上40mm 中尺寸单元的速度与巨大的共鸣腔,低频显得比较有力、结团(如果像 681 EVO 那样提 40Hz,低频就会比较松软)。而“甜蜜”的中高频来自 2kHz ~ 6kHz 的提升。14kHz 以上属于人耳不敏感频段,这里的衰减一定程度会让声音“干净”一点但又不至于发闷。
近年一些时尚潮牌耳机也纷纷推出了所谓的“监听”大耳机,声音相当夸张,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功,小编认为 Superlux 参考了它们的声音,但没调得那么极端,整体声音比同价位的欧美品牌出色。
简单也点评下另外两个“HD681”,完全主观:
HD681 有三个型号:HD681、HD681B、HD681F,官方定位都是专业监听,采用 50mm 单元、32欧阻抗、半开放设计。根据官方频响图,最平直为 HD681F,681/681B 的低频都分别多一点。HD681F 是我认为性价比最高的一款。听感比较刺激,低频完全不多,1kHz 开始爬坡到 8kHz,高频延伸不错,整体听起来较亮。适合录音师为中高频声部挑错。
HD681 EVO 官方说是 HD681 升级版,同样定位专业监听,采用 50mm 单元、32欧阻抗、半开放设计,看似频响与 HD685 接近,但听感相反——EVO 的声音非常“温柔”,低频在 40Hz 附近略微突出,显得比较“松软”;10kHz 以上逐步下降,完全不刺激,加上频率衔接平滑,听着最舒服(也许有人会觉得偏闷),三款中最适合长时间聆听。
另外,以上两款“半封闭”耳机的耳压(都是3.5牛)都比 HD685 轻(4.5牛),长时间佩戴都比 HD685 舒服一点。
几千年前,衣服的作用是遮体、保暖,现在你购买衣服还考虑这两点吗?...
同样,耳机现在更像一种身份定位、或者交流工具,与音质的关系越来越不大(尽管大多数人自以为很关心音质),因此当我看到国内一线音乐人御用 Beats 耳机时,并不感到意外。苹果收购 Beats,我想最无关的就是音质。
作为一个华人品牌,Superlux 至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敢于尝试、态度认真、用心研发(包括他们即将推出的入门级D类监听音箱)。毫无疑问 HD685 如果换一个品牌,例如“森X”或者“爱X”,它可以卖到上千元,这个包装与我们评测过的千元、两千元价位耳机已经没有明显不同,说实话声音也没有太大差距——如果你听过近年那些时尚品牌的所谓旗舰耳机的话。(我不能点名啊...给小编留条活路...)
外观 ★★★★★
技能 ★★★★☆
音质 ★★★★☆
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