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EVE SC200 系列升级为 EXO 系列
在叉烧试听室,我们都把 SC205 称为“五寸盲听王”,看上去款式和功能老旧 (2012 年发布),但只要是盲听,无论过来听什么牌子的 5 寸监听,最后有 80% 都会选到 SC205。
现在 SC200 系列终于升级
改名叫 EXO 系列
我曾幻想以后叉烧网 (exound) 如果推出自己音箱就叫“EXO”系列,现在只能改名叫“UND”系列了..

最大亮点,是支持软件控制
EVE CONTROL
控制方式依然是走网线
为什么说“依然”?如果大家看过 ADAM 新一代 A 系列评测、真力 SAM 智能监听评测.. 会觉得全新 EXO 系列没有革命性创新,但其实主流的万元级监听巨头都没这么”先进“,包括——丹拿、Focal、PMC、ATC、Quested、HEDD、Barefoot、JBL..
软件控制带有八段 EQ
远程开关, 编组, delay都有
但暂时没有校准..
我猜 EVE 正在开发中,要么走真力的路 (自主校准软件、自主网络接口和测量话筒)、要么走 ADAM 的路 (第三方校准软件、第三方声卡和校准话筒)
另外如果要做全景声和环绕声,当然都需要“带网线”的低音炮,没想到我们写完 ADAM 评测两年都没有推出,下图看到 EVE 也有做“数控低音炮”的计划,不知道要等多久..

为啥说 EXO 是 SC200 升级?
请将上面的官方图片放大
写着“SC205 MKII”
德国人也有粗心的时候啊.. 😂

其实 EVE 改名也有点道理
“SC”是指 SilverCone 低音
但 EXO 换了低音单元
改成了涂料铝膜
去年 EVE 的 SC3000 MK2 系列也将 SilverCone 改成铝膜 (中音依然是 SilverCone),业内用铝膜的有大家熟悉的”奢侈品“ Barefoot、Amphion 和 Ocean Way,但 SC3000 MK2 和 Barefoot 都将铝膜用在了超低单元,8 寸内的【中低单元】使用铝膜的只有 Amphion 和 Ocean Way ~
EVE 使得铝膜更平民化

高音这次也有很大升级
叫做“PAMT”高音
全称 Precision AMT (精密 AMT),从参数来看高频延伸从之前 SC200 系列的 21kHz 扩展到 24kHz,接近 SC2070 的 RS7 高音 (25kHz),不过 PAMT 的分频点是 2200Hz,比 RS7 覆盖的范围更小。
也终于加上了高音波导
虽然推出时间比 ADAM 和 HEDD 更晚,但 EVE 的波导凹面是超大的,之前气动单元都没做到这么大。

SC 系列的前置多功能旋钮
现在旋钮改到了背面..
感觉不太方便.. 但毕竟以后能用软件控制了..
还有 OLED 小液晶屏
接口还是 RCA + XLR
但加入了 SPDIF
这下可以直接接电视机了..

如果你是内行,应该注意到
它的箱体设计有点难
箱体是上方略小的梯形
另外超大导向孔很接近边缘
之前木箱很难做成这样

很有意思 (不寻常) 的一点是
EXO 全系共享功放
都是 140w + 140w
(还共享 2200Hz 分频点..)
对于最小的 EXO 24 来说,这是我见过最大推力的 4“监听,EXO 25 也是我见过推力排第二的 5“监听 (之前评测的 JBL 705P 是 250W + 250W),EXO 27 的推力仍算略高于同级,EXO 28 则中规中矩 ~
四寸监听功率对比:真力 8020D 是 50W + 50W;ADAM A4V 是 15W + 90W;KH80 是 70W + 120W (代价是 10% THD,EXO 24 在 140W 时是 1%)
五寸监听功率对比:真力 8030C 是 50W + 50W;KH120 是 100W + 145W,HEDD Type05 MK2 是 100W + 100W
我们也整理了参数表:

对比 SC200 系列的参数
提升大的当然是 EXO24 和 25

留意目前所有 EVE 型号都升级到了 5 年质保
EXO 上市时间大概 7 月
月底的广州乐展可能看不到样品,即使看到样品也可能听不了 (软件功能还不完善)
价格方面,最近国际局势比较混乱.. 我们还是用 Thomann 的报价..
并没有比 SC200 贵太多
SC200 系列应该在两年内不会停产 (毕竟今年刚推出”黑化“版本),EXO 系列目前要等配套的低音炮、还有校准功能才算完善,这怎么也要两三年..
坏消息是,人民币最近贬值很厉害 (相对欧元).. 年初才 7.5,现在已经 8.2 了..

OK,如果有机会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