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评测为何不写“主观曲目试听”?

/ 阅读:13787
作者: 飞飞

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很难回答。SC203 的评测里有网友回复:“希望能提供曲目/电影/游戏等实际试听的真实感受”,我才想起自己没有遵循 Hi-Fi 圈的常规玩法,本来想扔下一句“专业圈的评测通常没有主观曲目试听”就走,但后来在下觉得此事有蹊跷,

背后一定有个舔大的阴谋

 

我们先看看“老师”怎么玩

————————————

老外怎么写 HiFi

————————————

“Hi-Fi”的概念源自 1951 年的《Hi-Fidelity》杂志,国内从80年代改革开放才开始玩,晚了30年,玩什么、怎么玩,其实都是学欧美的。

有40多年历史的英国《Hi-Fi Choice》是大家熟悉的老牌 HiFi 杂志,他们最近写了天朗 XT 6,这是一对无源 5.9 寸音箱,售价 599英镑/对(约合 RMB 5200 块):


有很多陌生的形容词,小编粗略翻译一下:

“Kink 的《XXX》是一张欢快、旋律优美的60年代摇滚专辑,天朗表现得很完美,有力、有趣、和谐,它并不试图展示准确的混音和法庭般的细节,而是展示这首歌的兴奋和美妙旋律。有些10倍价格的音箱只能告诉你它的录音质量有多差,导致听歌完全没乐趣;”
“Coldplay《Speed Of Sound》表现了它梦幻般的中频,这是一个体育馆般大声的摇滚歌曲,天朗完美地表现出了大教堂般的录音声学,就像你按下了80年代磁带录音机的“立体声增强”按钮。除了大声场,XT 6 再次直奔音乐的旋律主题,崩裂出强大的键盘和复杂的吉他弹奏。它表现主唱也非常好,人声缥缈、混音定位明确。中频与高音无缝衔接,所以你不是在听两个独立的单元,同轴单元的高音头清脆、细节恰到好处;”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再次展示了 XT 6 的超极声场,尽管弦乐密集时不如对手那么有光泽,然而小天朗展现音乐灵魂和情感的能力是首屈一指的,它让这个漂亮的经典作品更加迷人、扣人心弦。虽然只是第一乐章,但音箱确实让它的史诗感更进一步。”

 

有点熟悉?英国 HiFi 圈的套路和国内一样:

• 使用录音质量较差的老歌,国内用八九十年代的蔡琴和王菲,老外用五六十年代的;

• 顺便黑一把监听——有细节、声音准确会没有“听歌乐趣”,有点像玩 LOMO 相机的嘲笑玩数码单反的:像素高、色彩准确而没有“拍摄乐趣”;

• 无论价格多少、尺寸、用料与工艺是什么,每一对音箱写出来可能都是“Perfect/完美”、“Fantastic/梦幻”、“Second to none/首屈一指”。

 

————————————

国内怎么写 HiFi

————————————

老师不精确,难为了学生

香港的电影大家熟悉:“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内地媒体用得更多的是“低频毫不拖泥带水”,出动了宋代的成语,文学造诣完胜香港。


车评圈的最高水准是武侠小说

而音响圈通常写的是情色小说


例如某位大师写的一对七万价位无源音箱:

“从第一轨《Enter Sandman》开始,我就被它镇慑住了:这鼓声未免也太凶悍!一声一声直接向我袭来,我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地连听三首,享受那鼓声撞击胸口的快感!
这种“无形拳”的杀伤力,不在伤筋碎骨,而是耳朵,让我像失了魂一样,连按好几下遥控器的音量,随着音量越开越大,鼓声更显生猛有劲,而且现场感十足。厉害的是,我并不觉得难受,只感觉整个试听室都被那鼓声的能量充满,过瘾极了。”


我只能说,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这群天才乐手和制作团队呕心沥血给你安排了 3 轨节奏吉他组成的 “吉他墙”、复杂考究的 Solo、精确均衡的录混音(1990年动用50只话筒同步录吉他和鼓,当时还没有电脑),然而你只听到了“动次大次”。

想体验如此震撼的低音,出门左拐去村口的夜总会,千元“扩声炮”嗨翻你。



讲个笑话,真事。

十几年前我在某设备公司实习,新发布的音箱要找人写评测,在我们把设备寄出之前,那边的大师(还没收到音箱)已经把评测写好了...

 

————————————

国外的专业评测

————————————

欧美录音圈的评测机构不少,小编佩服两家


《Resolution》

“一言不合就测试”

没有任何废话,提供行业最丰富的测试数据,比厂商细致多了:水平频响、垂直频响、脉冲响应、瀑布流、以及罕见的“频段延迟”和“功率倒谱”,关键还有个专业消音室。

看看他们最近监听评测的评价:

The ATC SCM25A Pro is a mix of very good and not so good attributes. The extended low frequency response coupled with a low-order roll-off, low distortion and rapid decay is very impressive, but this is compromised slightly by a smeared time response in the upper bass/lower mid range. some users may miss the electronic equalisation controls that are commonplace on other models but often a lack of settings to twiddle with can be a blessing.
简单翻译:“ATC SCM25A Pro 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更深的下潜搭配了低次(平滑)的低频滚降、低失真和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低频顶部/中低频的时间响应处有轻微妥协。还有些用户会惦记其他音箱上常见的电子均衡控制,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

结论来自自己的测试,对小编很有参考价值。

首先通过 SCM25A 的超大防尘帽,能判断超低频的稳定性和速度不错,烧友们知道“馒头中音”是大号球顶高音,速度与细节高于普通中音单元——但不擅长低频,因此 380Hz 分频点附近的中低频是“馒头”吃力的。SCM25A 没有音量和 EQ,这是顶尖玩家追求的。

理想情况是:先通过设计和参数进行判断

然后测试结果和你的判断大致吻合


《Sound on Sound》

“我做大哥好多年”

(江湖人称“SOS”)

专业圈最老字号的杂志(1985年创立),每年大奖的权威程度仅次于 TEC 和 MIPA,评测又快又新但收费(免费等3个月),文章没有测试数据,贵在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

刚好知名的 Paul White 主编也写了 SC203

Starting with an analogue input fed via the RCA inputs, I was genuinely surprised at how mature these little speakers sound. Highs are crisp and open–sounding, as expected from this style of tweeter, the mids are clean and lively... and the lows are rather better than I expected! With smaller cabinets, the bass tuning invariably results in a slightly ‘plummy’ bass sound, and while that is evident here too, it’s not to an excessive degree. In subjective terms the bass end is fat and warm but it doesn’t lose too much definition, as is often the case with less well–designed small speakers. You don’t get the same chest–wobbling lows that a large monitor deliver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s no sense that anything important is missing — kick drums and bass guitars still sound solid and well defined.
测试先从 RCA 输入开始,我为这对小音箱的成熟音色感到吃惊,高频清脆而开放——正如我们对这类(气动)高音头的期待一样,中频清晰并临场,低频也高于我的预期!由于箱体更小,低频调得有点“甜”,但不过分。主观感觉低音底部有点肥暖,但没有丢失太多细节,比普通的小音箱的细节好多了。当然你可能体会不到大音箱带来的“胸振”,但重要的声部都没有丢失——底鼓和贝司吉他依然结实细致。

我们的 SC203 评测只测试了 USB 输入(当时觉得 RCA 输入多一次 AD 转换),其在 100Hz 有个小幅提升,这让 Paul 感到有点“肥”,也让普通人感觉低频不少,虽然 62Hz 的下潜参数超过 SC204,但质感当然是 SC204 更好,毕竟 SC203 主打功能。

理想情况是:叉烧的判断与“老师”一致

但有时,我们之间的判断也相反

(原因见下文)

—————————————————

 

回到我们的主题

专业评测没有“曲目试听”

追溯《SOS》90年代的评测,其实有曲目试听,估计初期也参考 HiFi 圈的玩法,后来慢慢就没有了。叉烧网一开始也有,后来很自然地就没了,要不是这次网友提醒,我自己都没有留意变化。不知道为什么 SOS 取消这个环节,下文是我的理由:

 

——————————

经典的不是音质

——————————

 

1979年版《被遗忘的时光》底噪有多大?

软件看底噪达到了 -48dB(下图)

更大的问题是80年代港台流行乐的“大混响”,不但损失细节,空间也错乱(例如人声最靠前,但混响量比伴奏还大),它们都是无可超越的经典歌曲,然而,

歌词/旋律可以跨越时空

但制作工艺不行

30年前老相片的用光和角度你可以欣赏,但不能用它们来评价显示器的分辨率和色彩。

 

——————————

自私的听觉

——————————

小编以前帮忙给音乐节调音,如果是经验少的乐队试音,队员会轮番上前要求增加音量:主唱要求人声开大些,吉他手要求吉他大些,键盘手也觉得音量不够,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声部应该大一点

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更重要

“监听”的准确只是相对的,它有很多种,有的低频多(针对 DJ),有的中频多(歌手喜欢)、有的高频多(提琴手偏爱),有的都不多(母带师必备)。当网友说“XX 音箱低频多”的时候,对你没有任何参考价值。请见我们写的《听你妹的人声用什么音箱》~

那不懂乐器的普通人喜欢啥?

人类的本能对超低频(地震和打雷)和超高频(危险动物或昆虫)更敏感,经过市场长期验证,通过微笑曲线提升两头的频段,能刺激人们分泌肾上腺素,觉得很嗨。所以如果你去音乐节留心看,调音师的30段均衡器可能会调成下图:


根据我们多次组织的盲听测试

即使是在同一个房间里,

听同一对音箱、同一首歌

不同的人依然有不同判断

观点甚至完.全.相.反.

 

艾玛,终于要写完了~

——————————

东邪与西毒

——————————

一群不懂音符走向之美、不懂编曲织体之美、不懂混音结构之美、不懂音箱不同风格之美的人也能给大家写评测,因为国内的整体水平就在这里,反正客户也不懂。

然而,十几年来我也遇过两个人

他们是有“绝对频响”的玩家

就像键盘手的“绝对音准”,他们听一两分钟音箱,就能画出大概的频谱。要做到这点,光听得多还不行,还要测得多,熟悉什么声音对应什么频谱(所以 HiFi 圈没有这种玩家)。我有时也给公司的新人示范,督促他们提高专业素质。

普通人可能看不懂东邪西毒的出招:


1、望闻问切

看似还没出招。其实做工和价位应该是一眼能判断的,有意思的是“切”,例如轻按一两下单元(简单判断单元阻尼、速度和振膜形变)、然后再轻敲一两下单元以了解箱体共鸣,这时他们已经能预估声音了;


2、心中无曲

不带任何试听曲来评测室。两种可能,一种是“心中有曲”,他们听过、并仔细分析过大量的、各种风格的歌曲,也知道试听室主人必有海量曲库;第二种是“心中无曲”,对老混音师来说,频响、声场、细节都具有通用性,播放不熟悉的曲目也能听出来;

当他们说“音箱高频多”的时候,指的是针对所有歌曲,不是某一首。


3、来首摇滚

乐器越多,能试听的频率越丰富,所以最好的试听曲是交响吧?并不是。我们知道监听越贵,声音越趋向一致,五万价位如果做个交响乐盲听对比,能灭掉一片职业音乐人,但这时放一首带失真节奏吉他的摇滚,你发现吉他的音色差别依然明显。因为——

失真节奏吉他的音色接近“粉噪”

10kHz 以内“无死角”(如下图)


4、唯快不破

出手极快。东邪和西毒在盲听时会飞快地切换音箱,不会完整听完一句歌词。他们也热爱音乐,但他们明白:“试听音箱”并不是“试听音乐”,判断音质不是欣赏旋律。


5、内功和修行

以上招数的背后是深厚的内功和修行,

如果没有以下觉悟,你只能学个形似:

• 明白“绝对频响”不是特殊才能,唯手熟尔,这种能力不精确,只能判断 “400Hz 附近有轻微提升”,不能判断 “420Hz 有 Q 值 0.5 的 3.5dB 提升”,再牛的母带师也需要参考电平和多种频谱仪;

• 明白环境声学的影响(±10dB)远高于监听音箱的频响标准(±3dB),要学会适应环境,在棚里就切换“低反射”聆听模式,在陌生环境先预判房间干扰,再判断声音;

• 明白耳朵的缺陷,例如30岁后听力上限可能不到 18kHz,例如用了好几年丹拿的人,听一周 Focal 再换回原来的丹拿,会觉得声音很奇怪(耳朵的生理适应性);

• 明白每个人都不一样,知道自己的建议对其他人没有参考价值。

 

越了解,越敬畏,越谦卑

想凭几首歌的主观听感来描述音箱?

真的是太小看“音质”了。

 

  • 多谢飞飞分享。。。
    Benny 评论道
  • 主要是个人的耳朵和喜好不一样吧,主观这种东西读起来浮想联翩,器材选起来还是一头雾水
    nervbd 评论道
  • 视听感受就是好看,实际是最毫无意义的。说了半天最后评价的其实是歌曲的录音混音水平==还全都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和音箱半点关系都没。但奇怪的是国内烧友就爱看这个,可能是就看得懂这个吧,好像写评测都得像写散文似得乱七八糟弄一堆这玩意。 只有对比评测时写这个才有一点意义,但对比评测这东西..还是比较少的。
    houyuzhou 评论道
  • 说得好!
    Picker 评论道
  • 哈哈哈,写得真好,差点有投简历的冲动
    knir 评论道
  • 难得的好文!
    ZDB 评论道
  • 自从在网上发现了《叉烧》,坚决告别所谓的“hi-fi"发烧圈,进入《叉烧》,虽然不敢说就能见到真,但是离真越来越近了!祝愿《叉烧》越办越好!
    向北方tj 评论道
  • 难怪有时对比音箱发现播放粉噪时声音区别巨大,但播放一些清淡的室内乐时觉得没什么区别,人对声响的注意力会被音乐屏蔽一部分。 我用过一个听音训练软件,要求把一段音频用过EQ调成目标音频,目标音频当然是预先调整过EQ的,就看你能不能找到同样的参数,这个测试分两种,一个是用粉噪,这个很容易调,另一种就是用一段真实的音乐,这个有点难,不同风格的音乐会让你犯不同的错误,需要多练习。
    iori97 评论道
  • 每天都泡在叉烧网学习,感谢飞哥的付出
    空城旧梦 评论道